- 注释
- 凝碧:形容碧绿如玉的清澈水面,这里可能象征诗人的内心世界。
逭死:逃避死亡,指寻求生存或解脱的途径。
青岩:可能指代青色的岩石,也可能象征困境或沉默的见证者。
裨:益处,这里表示青岩的沉默对诗人无明显帮助。
先生:对学者或诗人的尊称。
胡尘:古代泛指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这里可能暗示战乱环境。
丘明:即左丘明,古代史学家,此处借指历史记录者。
仲尼:即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这里可能暗指寻求智慧的指引。
- 翻译
- 诗人的才华在凝碧中寻求逃避死亡的方式
青岩沉默不言,这又能带来什么帮助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所作的《题毕直閤翻经图三首》中的第一首。诗中通过“凝碧”和“青岩”的意象,可能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沉的画面,暗示着读书人(“先生”)在困境中寻求知识和智慧的避难所。诗人提到“著论胡尘底”,暗指先生在战乱或动荡的时代背景下撰写文章,表达了对学问追求的坚韧不拔。最后一句“未觉丘明见仲尼”,则以孔门弟子子贡(丘明)自比,赞扬先生的学识如同孔子(仲尼)一般深厚,即使身处逆境,其见解也足以媲美圣贤。整首诗寓言性强,赞扬了知识分子在艰难时世中坚守学术的精神。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仲冬下浣会同僚游东岩
羽人脱屣去,古洞留嵌岩。
白云亦世态,随风蜕其缄。
石饴已何许,谁能味其甘。
土偶寂不语,樵牧同此龛。
坎坎击石鼓,归去夸彼谈。
遂使蜡屐人,于此移其贪。
猗桐植翠盖,翳翳当薰南。
琤然激石溜,燕坐心默参。
朝暮岂异理,莫诳狙四三。
暄凉得其适,所讶非瘴岚。
梅花对白发,风前雪鬖鬖。
挥觞属同僚,出语谐酸咸。
犹拘铁汉语,饮之不至酣。
托诗纪曾游,谁将铁为庵。
山中秋晓
命策空山风露冷,野花无数不知名。
林丛深处无人问,时吐秋芬一样清。
送刘德脩少卿潼川漕
清朝重争臣,选取妙一世。
矫矫刘御史,一鹗胜百鸷。
顾瞻最有力,步武亦严毅。
一生忧国心,千古敢言气。
气足充所学,文能行其意。
遇事辄奋发,触邪无顾忌。
乘骢行且止,敛手已知避。
但思补衮阙,何暇为身计。
独立当雷霆,三进气弥厉。
去鲁固迟迟,出昼岂濡滞。
上终行其言,群贤争挽致。
将输向潼川,寓直尚中秘。
风裁仰清峻,进退审难易。
伊昔联周行,睽违十馀岁。
来为同舍郎,愈笃金兰契。
洗眼看腾上,宁知揽征袂。
抗章叹高绝,勇退尤知愧。
去勿穷日力,予环日月冀。
承君送道乡,硬语吁可畏。
毋以此自满,当为不止是。
临别提斯言,少尽交朋谊。
万里苟同心,吴蜀安有异。
《送刘德脩少卿潼川漕》【宋·楼钥】清朝重争臣,选取妙一世。矫矫刘御史,一鹗胜百鸷。顾瞻最有力,步武亦严毅。一生忧国心,千古敢言气。气足充所学,文能行其意。遇事辄奋发,触邪无顾忌。乘骢行且止,敛手已知避。但思补衮阙,何暇为身计。独立当雷霆,三进气弥厉。去鲁固迟迟,出昼岂濡滞。上终行其言,群贤争挽致。将输向潼川,寓直尚中秘。风裁仰清峻,进退审难易。伊昔联周行,睽违十馀岁。来为同舍郎,愈笃金兰契。洗眼看腾上,宁知揽征袂。抗章叹高绝,勇退尤知愧。去勿穷日力,予环日月冀。承君送道乡,硬语吁可畏。毋以此自满,当为不止是。临别提斯言,少尽交朋谊。万里苟同心,吴蜀安有异。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1167c693ebd28c0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