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到(bú dào)的意思:不足,不到达
画壁(huà bì)的意思:指在墙上绘画,比喻无用的努力或多余的功夫。
剪纸(jiǎn zhǐ)的意思:比喻人的才华和技能非常高超。
浇奠(jiāo diàn)的意思:指用水泼洒在地上或祭坛上,表示祭奠或安葬。
金甲(jīn jiǎ)的意思:形容人的皮肤黝黑如金属甲胄。
军声(jūn shēng)的意思:军队行进时的声音,也指军队的威严和气势。
开门(kāi mén)的意思:打开门户,比喻开始或开创某种事业或行动。
祈福(qí fú)的意思:祈求好运、福气或神灵保佑
上元(shàng yuán)的意思:指元宵节,也指元宵节时期。
数家(shù jiā)的意思:指对多个人或机构进行评估、比较,以确定最好的。
朱衣(zhū yī)的意思:指皇帝、太子等高官身穿的朱红色衣服,也泛指高官显贵。
- 注释
- 金甲:指铠甲,古代战士的防护装备。
朱衣:红色的衣服,象征权力或节日喜庆。
画壁昏:在昏暗的墙壁上绘画。
军声:军队的声音,此处指战争的氛围。
暂开门:暂时打开门户,可能是因为节日的短暂宁静。
祈福:向神灵祈求好运和平安。
浇奠:祭奠,献祭。
剪纸:中国传统手工艺,用纸剪成各种形状。
糊灯:制作或装饰灯笼。
作上元:庆祝元宵节,上元节即农历正月十五。
- 翻译
- 身披金甲的士兵们身着红色战袍,在昏暗的墙壁上描绘图案,军中的喧嚣暂时被隔绝。
几家人家前来祈求平安,用祭品祭奠,还剪纸做灯笼,庆祝元宵节。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孤城的萧瑟图景,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出边疆军事的紧张氛围和人们对于平安的渴望。
"金甲朱衣画壁昏" 这一句以壮丽的笔触展现了城堡上的战士们,他们身着金甲,穿着红色战袍,似乎是对即将到来的战争的一种预兆。"画壁昏"则透露出一种时间的停滞和空间的封闭,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场即将到来的战斗所笼罩。
紧接着的"军声不到暂开门",诗人表达了边疆城堡对于外界信息的渴望与隔绝。尽管战争的气息已经浓厚,但城门尚未打开,这种等待和不确定性让人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在这种背景下,"数家祈福来浇奠" 揭示了人们对于平安的向往。在战乱频仍的年代里,民众会通过宗教仪式来祈求平安和幸福,这种行为体现出人民对于生活稳定性的渴望。
最后一句"剪纸糊灯作上元"则描绘了民间在传统节日——上元节(即 元宵节或中秋节)上的庆祝活动。尽管外界充满危险和不确定性,但人们仍旧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剪纸和制作灯笼来欢庆这个传统节日。
这首诗通过对边塞生活的细腻刻画,不仅展现了战乱时期人民对于平安生活的渴望,也反映了在艰苦环境中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坚持和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向伯恭侍郎致政芗林筑一堂名之曰企疏晋陵孙某闻而赋诗二首·其二
且学方回痴,莫羡董公健。
谁令躯七尺,浪作青紫楦。
更摇乞怜尾,仍出吊丧面。
芗林有老仙,蚤具佛眼见。
国恩倘粗酬,已债遂焚券。
驱除竹马弃,狼藉刍狗践。
寥寥汉二傅,千岁一关楗。
竟日饮无何,更补离骚传。
和周公予游春用前韵
晓堤春浪拍江城,出郭试寻堤上坰。
云脚忽从平地起,柳梢先入半天青。
村深渐觉人烟好,地僻苦无车马经。
日暮归来微雨歇,酒醒客去月当庭。
题岑公洞
真人邈何之,恍忽不可见。
洞居独嵌空,壁留明珠溅。
藤萝含冥濛,竹柏斗葱茜。
至幽合人心,远翠落江面。
野老乘篮舆,使君肆清燕。
日影砌下倒,云容坐间变。
大木岩欲倾,邃壑路微转。
峥嵘施屏风,点缀成彩绚。
虽云急行乐,胜赏殆亦遍。
欲归重盘旋,拂石看古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