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忽秋初,言诗足起予。
身虽披坏衲,手未释群书。
双径云多润,诸山木易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情景,以及友人对诗歌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首句“相见忽秋初”点明了相聚的季节是在秋季初时,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接着,“言诗足起予”表达了友人谈论诗歌时激发了诗人的灵感和热情。
“身虽披坏衲,手未释群书”两句,通过对比友人的外在形象(穿着破旧僧衣)与内心对书籍的热爱(手不离书),展现了他虽身处简陋却精神富足的生活状态。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友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也暗示了他对生活的淡泊态度。
“双径云多润,诸山木易疏”描绘了友人所处环境的自然之美,云雾缭绕的双径和茂密的山林,既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也象征着友人内心的宁静与丰富。这里的自然景观与前文的“坏衲”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友人虽物质条件简朴,但精神世界却充满生机与活力。
最后,“此心超万古,禅诵特其馀”总结了友人的精神境界,指出他的心灵超越了时间的限制,达到了永恒的状态。这里的“禅诵”不仅指诵读佛经,也暗含了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和对精神修养的重视。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友人高尚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脂车秣良驷,冠盖如云浮。
驾言趋上京,述职遵诸侯。
王事既有程,肃肃途路修。
及兹正元初,奉璋觐宸旒。
君抱廊庙姿,高视遍九州。
出兼卓鲁声,入与夔龙游。
翔螭作时雨,膏泽布陵丘。
坛石百里城,岂足长淹留。
揆予慕高义,梦想托绸缪。
赋诗申素衷,踧踖翰墨俦。
清风播兰茝,令德树千秋。
愿崇华岱尊,黄发长优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