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毕钵山图》
《题毕钵山图》全文
明 / 陈继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毕钵罗峰回入霄,不通猿鸟不通樵。

横空独木如飞栈半月山人一换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ān
míng / chén

luófēngjiǒngxiāotōngyuánniǎotōngqiáo

héngkōngfēizhànbànyuèxiānrénhuànqiáo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半月(bàn yuè)的意思:半个月亮,表示时间的一半。

不通(bù tōng)的意思:不相通,无法交流或沟通。

飞栈(fēi zhàn)的意思:比喻事物迅速增加,数量大得难以计算。

横空(héng kōng)的意思:指事物突然出现或出现在意料之外的情况。

山人(shān rén)的意思:指居住在山中的人,也泛指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人。

毕钵罗(bì bō luó)的意思:形容纷杂混乱、杂乱无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毕钵罗峰的壮丽景象与独特氛围。首句“毕钵罗峰回入霄”以“回入霄”三字生动地展现了峰峦直插云霄的雄伟气势,仿佛是天地间的一道屏障,将人间与天界相连。次句“不通猿鸟不通樵”则通过“不通”二字,强调了此处环境的原始与幽静,连猿猴、飞鸟和樵夫都无法涉足,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神秘感。

接着,“横空独木如飞栈”一句,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将横跨于空中的一根独木比作飞栈,形象地描绘了山中奇特的自然景观,同时也暗示了登山者的艰难与冒险精神。最后,“半月山人一换桥”则以“一换桥”为结,既是对前文描述的总结,也暗含着时间的流转与变化,仿佛在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山中的一切都在不断地更迭与更新,而那横空的独木桥,也在月圆月缺之间,见证了无数的过往与变迁。

整首诗通过对毕钵罗峰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神秘,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自然永恒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陈继儒

陈继儒
朝代:明   字:仲醇   号:眉公   籍贯:华亭(今上海松江)   生辰:1558~1639

陈继儒(1558~1639)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字仲醇,号眉公、麋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诸生,年二十九,隐居小昆山,后居东佘山,杜门著述,工诗善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擅墨梅、山水,画梅多册页小幅,自然随意,意态萧疏。论画倡导文人画,持南北宗论,重视画家的修养,赞同书画同源。有《梅花册》、《云山卷》等传世。著有《妮古录》、《陈眉公全集》、《小窗幽记》。 
猜你喜欢

春日对酒酬郑公启

与君相见即相欢,况值芳春感二难。

尊酒且邀花底醉,流年不用镜中看。

江头草色侵衣袂,雨后莺声满石栏。

世事悠悠祇如此,出门何处可弹冠。

(0)

咏西施

浣纱白石上,本住越溪滨。

一入吴王苑,遂为倾国人。

春华娇艳质,秋水助精神。

寄谢东邻女,双蛾莫效颦。

(0)

送人以故将召用

秋风大道傍,立马尽馀觞。

兴逐孤云远,情随去路长。

廉颇思赵士,汉主忆冯唐。

莫奏桓伊笛,萧条两鬓霜。

(0)

赋得龙江送萧御史

君不见龙江水流东到海,天堑由来知几代。

三月春潮绕帝城,喷雪鸣涛走澎湃。

往事流残落照中,六朝遗迹恨无穷。

清时不用限南北,万国梯航此日通。

烟开目极澄波渺,海门一点孤帆小。

势吞九派落云间,雄浸三山出天表。

江上潮来一送君,中流宛见绣衣新。

青年好遂澄清志,莫羡当时击楫人。

(0)

杨进士新卜幽居

大隐在朝市,萧然小蓬丘。

药栏醉歌鸟,竹径沿清流。

良朋偶而集,杂花映觥筹。

遂忘簪组念,颇似山林幽。

片云池上来,傍我几席浮。

重游未超隔,佳会何能酬。

(0)

感寓·其二十九

凌晨采琅玕,溯彼洛水涯。

翛然有神遇,绰约间令姿。

投我以佩环,却致交甫辞。

艳色岂不姣,赠赂良亦稀。

但恐结缡好,中道有所亏。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