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乌行中石淙别业》
《送乌行中石淙别业》全文
唐 / 贾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寒水长绳汲,丁泠数滴翻。

草通石淙脉,砚带海潮痕

岳色何曾远,蝉声尚未繁。

劳思当此夕,苗稼在西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xíngzhōngshícóngbié
táng / jiǎdǎo

hánshuǐchángshéngdīnglíngshùfān
cǎotōngshícóngmàiyàndàihǎicháohén

yuècéngyuǎnchánshēngshàngwèifán
láodāngmiáojiàzài西yuá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潮痕(cháo hén)的意思:指海潮退去后在沙滩上留下的痕迹。比喻事物的痕迹或痕迹的后续影响。

丁泠(dīng líng)的意思:形容人或物冷静、沉稳、不动声色。

海潮(hǎi cháo)的意思:比喻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或潮流。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劳思(láo sī)的意思:费尽心思,思考困惑

苗稼(miáo jià)的意思:指农作物的幼苗,比喻事物的初期阶段。

石淙(shí cóng)的意思:形容水流的声音清脆悦耳。

注释
寒水:冰冷的水。
长绳:长长的绳子。
丁泠:形容水声清脆。
翻:溅起。
草通:草丛中穿过。
石淙脉:石头间的潺潺流水。
砚带:砚台上有。
海潮痕:海水痕迹。
岳色:山色。
何曾:何时曾。
远:遥远。
蝉声:蝉鸣声。
繁:多。
劳思:劳累的思绪。
此夕:此时此刻。
苗稼:农作物。
西原:西边的平原。
翻译
寒冷的水中,长绳汲取清泉,滴滴作响如丁泠声。
青草丛中,石头缝隙间流淌着泉水,砚台仿佛还留有大海的潮痕。
山色似乎从未远离,蝉鸣声还未到繁盛之时。
此刻夜晚,我心劳神疲,农田作物在西边的原野上。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名为《送乌行中石淙别业》。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深厚情感。

“寒水长绳汲,丁泠数滴翻”两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清澈见底、波纹微漾的溪流图景。诗人用“汲”字形容取水之状,既表明水质纯净,又传递出一种淡雅宁静的氛围。

接下来的“草通石淙脉,砚带海潮痕”两句,不仅描绘了溪流间草木相连、岩石之间微妙脉络的景象,还通过“砚带海潮痕”一词,巧妙地将大自然与书桌上的砚台联系起来,展现出诗人对书卷生活的眷恋。

“岳色何曾远,蝉声尚未繁”两句,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山色的淡定和夏夜蝉鸣初起时的宁静。这里,“岳色”指的是远处山峦的颜色,既描绘出景象,也透露出诗人的心境。

最后,“劳思当此夕,苗稼在西原”两句,表达了诗人在黄昏时分,对于即将别离之地、正在劳作的农民所种植的庄稼怀有深深的思念。这里“劳思”指的是对于辛勤劳动者的深切关怀,“苗稼在西原”则是对即将离去之地的眷恋。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类活动细腻入微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与感悟。

作者介绍
贾岛

贾岛
朝代:唐   字:浪(阆)仙   号:无本   籍贯: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   生辰:779~843年

贾岛(779~843年),字阆(读láng)仙,人称诗奴,与孟郊共称“郊寒岛瘦”,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人。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才华,并成为“苦吟诗人”。后来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今四川大英县)主簿。
猜你喜欢

宿青桥驿听江声

青桥驿近黑龙江,江上滩声暗入窗。

高枕才眠过夜半,惊回旅梦正淙淙。

(0)

斋宿杂咏十首·其六

马蹄频踏暮街尘,理寺归来月色新。

静室有心空自省,忘言相对是何人。

(0)

行台杂咏简黄宪长暨诸宪僚二十首·其十九

绕屋葵花锦作围,画墙墙外柳依依。

日长庭院游丝静,乳燕穿帘自在飞。

(0)

行台杂咏简黄宪长暨诸宪僚二十首·其十七

夏雷挟雨急倾盆,风色苍苍晚更昏。

清晓行台看双沼,新荷已没旧波痕。

(0)

三咏汶上分司二小柏

高标离立入檐长,已有清阴近画堂。

别后又看新子结,风生满院散天香。

(0)

怀沅州五友五首·其一竹

劲节虚心独耐看,霜台三载伴清欢。

今朝朔北遥相忆,谁与萧萧共岁寒。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