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宣府人日》
《宣府人日》全文
清 / 李良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烽台石戍晓烟平,人日逢人载酒行。

客久渐多新岁感,边方倍起故园情。

围炉小伎兼筝笛,出郭诸山半雨晴。

骑马不愁归路晚,江乡犹及听啼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边方(biān fāng)的意思:指边疆地区,也用来形容局势紧张、危险的地方。

烽台(fēng tái)的意思:指古代边防的烽火台,也用来比喻警戒、戒备的意识。

故园(gù yuán)的意思:指故乡或家乡。

归路(guī lù)的意思:指回家的路或返回原处的途径。

江乡(jiāng xiāng)的意思:指江河畔的乡村,形容风景优美、环境宜人的乡间地方。

骑马(qí mǎ)的意思:骑在马上去寻找马。比喻明明眼前就有的事物,却还要去找。

人日(rén rì)的意思:指人的生日,即个人的生辰。

山半(shān bàn)的意思:山的一半,指山势的高峻险峻。

新岁(xīn suì)的意思:新的一年;新年

鉴赏

此诗描绘了宣府人日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塞生活的独特韵味与诗人深沉的情感。

首句“烽台石戍晓烟平”,开篇即勾勒出边塞清晨的宁静与庄严,烽火台与石戍在晨光中显得格外肃穆,淡淡的烟雾平添了几分神秘与静谧。次句“人日逢人载酒行”,则将镜头转向了人日这一天,人们载酒而行,欢聚一堂,虽身处边疆,却也洋溢着节日的喜悦与温馨。

“客久渐多新岁感,边方倍起故园情”两句,情感深沉,表达了长时间离家在外的游子对新年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深深思念。随着岁月的流逝,对家乡的思念愈发浓烈,尤其是新年之际,这份情感更加难以抑制。

后四句“围炉小伎兼筝笛,出郭诸山半雨晴。骑马不愁归路晚,江乡犹及听啼莺”,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边塞生活画卷。围炉而坐,小伎弹筝吹笛,音乐声中,山间云雾渐散,雨后的山色更加清新宜人。骑马归途,不惧路晚,因为心中有家的方向,即便是在江乡,也能听到那熟悉的莺啼声,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安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边塞人日的独特风情与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既富有画面感,又蕴含深刻的情感,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良年
朝代:清

(1635—1694)清浙江秀水人,字武曾。诸生。与兄李绳远、弟李符并著诗名,时称三李。又与朱彝尊称朱李。诗初学唐人,持格律甚严。古文长于议论。曾举博学鸿儒科,罢归。有《秋锦山房集》。
猜你喜欢

元日望含元殿御扇开合

万国来朝岁,千年觐圣君。

辇迎仙仗出,扇匝御香焚。

俯对朝容近,先知曙色分。

冕旒开处见,钟磬合时闻。

影动承朝日,花攒似庆云。

蒲葵那可比,徒用隔炎氛。

(0)

项王古祠联句

遗庙风尘积,荒途岁月侵。

英灵今寂寞,容卫尚森沈。

霸楚志何在,平秦功亦深。

诸侯归复背,青史古将今。

星聚分已定,天亡力岂任。

采蘩如可荐,举酒沥空林。

(0)

赠米都知

供奉三朝四十年,圣时流落发衰残。

贪将乐府歌明代,不把清吟换好官。

(0)

奉和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名山何壮哉,玄览一徘徊。

御路穿林转,旌门倚石开。

烟霞肘后发,河塞掌中来。

不学蓬壶远,经年犹未回。

(0)

折杨柳

二月风光半,三边戍不还。

年华妾自惜,杨柳为君攀。

落絮萦衫袖,垂条拂髻鬟。

那堪音信断,流涕望阳关。

(0)

踏歌词二首·其二

庭际花微落,楼前汉已横。

金壶催夜尽,罗袖拂寒轻。

乐笑畅欢情,未半著天明。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