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杂言·其四》全文
- 注释
- 草色:雨后草地的颜色。
侵除:逐渐浸染。
深:深沉。
天教:大自然赋予。
閒静:宁静。
在山林:在山林中。
无田:没有田地。
种秫:种植高粱。
供桑落:供给秋天的蚕丝。
有地:有空地。
栽兰:种植兰花。
当水沈:当作沉香一样珍贵。
- 翻译
- 雨后的草地颜色更加深沉,大自然赋予它宁静的山林生活。
没有田地种植高粱和桑叶,但有土地就种上兰花,当作沉香般珍贵。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林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隐逸于世、自在悠然的情怀。
"草色侵除雨后深"一句,勾勒出一场春雨过后的景致。雨水洗净了大地,草木变得更加鲜绿,颜色浓郁而深沉,这是自然界在雨后的复苏与生机的展现。
接着的"天教閒静在山林",则道出了诗人对这宁静环境的感受和体悟。这里的"天教"指的是自然法则,"閒静"则意味着没有尘世的喧嚣,只有大自然的声音。这两句构筑了一个远离尘嚣、回归自然本真的意境。
下面两句"无田种秫供桑落,有地栽兰当水沈",诗人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选择和追求。"无田种秫供桑落"意味着不为世俗的物质利益所累,不从事耕作以养家;而"有地栽兰当水沈"则是说尽管没有耕种的土地,但依然可以在山中找到一片净土来栽培兰花,即使是兰花落入溪流之中,也不为世俗所羁绊。这里的兰花象征着高洁和独立,不受外界干扰。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景色的描写,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传达了诗人追求一种超脱尘嚣、与自然合一的精神境界。在这个过程中,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得到了净化,他找到了心灵的宁静所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