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达磨赞·其二》
《达磨赞·其二》全文
宋 / 释广闻   形式: 七言绝句

梁王突出全机,赚神光错礼三拜

熊耳月照嵩山云,填沟塞壑无人会。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梁王(liáng w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方面有很高的地位、能力或权威。

三拜(sān bài)的意思:指拜见长辈、上级或师长时行三拜的礼节。

神光(shén guāng)的意思:指神奇的光芒或超凡的光辉。

嵩山(sōng shān)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在某个领域中地位崇高、无可撼动。

突出(tū chū)的意思:

[释义]
(1) (动)冲出。
(2) (形)基本义:鼓出来。
(3) (形)超过一般地显露出来。
[构成]
并列式:突+出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熊耳(xióng ěr)的意思:形容耳朵大而直立,像熊耳朵一样。

鉴赏

这首诗《达磨赞(其二)》由宋代僧人释广闻所作,通过独特的笔触描绘了禅宗故事中的场景,充满了哲理与深意。

“对梁王突出全机”,开篇即以“梁王”这一历史人物引入,暗示了故事背景的宏大与深远。这里的“全机”并非指机械,而是禅宗中“机缘”的概念,意味着在恰当的时机展现出的智慧或启示。诗人通过“突出全机”描绘了一种在特定情境下,智慧或真理被清晰揭示的情景。

“赚神光错礼三拜”,这一句则运用了戏剧性的手法,描述了一个巧妙而复杂的事件。通过“赚”字,展现了某种策略或计谋,而“神光错礼三拜”则可能象征着在这一策略下,原本尊贵的礼节被颠倒或错乱,暗示了某种深刻的转变或领悟。这一情节充满了悬念和哲思,让人不禁思考其中蕴含的深层意义。

“熊耳月照嵩山云”,接下来的两句转而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将禅宗的智慧与自然之美相融合。熊耳山与嵩山是中国著名的山脉,此处以月光照耀山间云雾,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静谧祥和的氛围。这样的描写不仅美化了环境,也寓意着禅宗追求的精神境界——与自然和谐共存,达到心灵的平静与解脱。

“填沟塞壑无人会”,最后两句以形象的语言表达了禅宗思想的深奥与难以言传。这里的“沟壑”比喻人生的困境与疑惑,而“填沟塞壑”则是指通过禅修或悟道,最终克服困难、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然而,“无人会”则强调了这种领悟的独到与不易理解,只有真正参透禅理之人方能体会其中的真谛。

整体而言,《达磨赞(其二)》通过丰富的意象与隐喻,巧妙地传达了禅宗的核心理念——在日常生活中体悟真理,通过智慧与修行达到心灵的净化与解脱。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技巧,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细细品味与深思。

作者介绍

释广闻
朝代:宋

释广闻(一一八九~一二六三),赐名佛智,号偃溪,俗姓林,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年十五从智隆于宛陵光孝寺。十八受具戒。八年,住育王山广利禅寺。十一年,住净慈报恩光孝禅寺。宝祐二年(一二五四),住景德灵隐禅寺。四年,住径山兴圣万寿禅寺。景定四年卒,年七十五。为南岳下十八世,浙翁琰法嗣。有《偃溪广闻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林希逸撰《塔铭》。 释广闻诗,以辑自《语录》者及其中单编之诗依原卷次编为两卷。
猜你喜欢

赠奉律上人

知君学地厌多闻,广渡群生出世氛。

饭色不应殊宝器,树香皆遣入禅薰。

(0)

相和歌辞.襄阳曲

襄阳堤路长,草碧杨柳黄。

谁家女儿临夜妆,红罗帐里有灯光。

雀钗翠羽动明珰,欲出不出脂粉香。

同居女伴正衣裳,中庭寒月白如霜。

贾生十八称才子,空得门前一断肠。

(0)

长安书事寄薛戴

朔雁去成行,哀蝉响如昨。

时芳一憔悴,暮序何萧索。

笑语且无聊,逢迎多约略。

三山不可见,百岁空挥霍。

故事尽为愁,新知无复乐。

夫君又离别,而我加寂寞。

惠远纵相寻,陶潜祗独酌。

主人恩则厚,客子才自薄。

委曲见提携,因循成蹇剥。

论边书未上,招隐诗还作。

贵者已朝餐,岂能敦宿诺。

飞禽虽失树,流水长思壑。

千里寄琼枝,梦寐青山郭。

(0)

送吉中孚拜官归业

南入华阳洞,无人古树寒。

吟诗开旧帙,带绶上荒坛。

因病求归易,沾恩更隐难。

孟宗应献鲊,家近守渔官。

(0)

青龙寺题故昙上人房

远公留故院,一径雪中微。

童子逢皆老,门人问亦稀。

翻经徒有处,携履遂无归。

空念寻巢鹤,时来傍影飞。

(0)

奉酬路五郎中院长新除工部员外见简

一门同秘省,万里作长城。

问绢莲花府,扬旗细柳营。

词锋偏却敌,草奏直论兵。

何幸新诗赠,真输小谢名。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