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居(ān jū)的意思:指人们安定地居住或安居乐业,生活安宁稳定。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寒灰(hán huī)的意思:指贫困、落魄的境况。
机巧(jī qiǎo)的意思:机智灵巧,善于巧妙应对问题或处理事情。
枯木(kū mù)的意思:指干瘪、干枯的树木,比喻衰老或者失去生机。
明心(míng xīn)的意思:指人心明亮、清晰,没有任何隐瞒或虚伪。
木叶(mù yè)的意思:指人的名声或事物的声誉,如同树叶一样轻飘飘,容易被风吹落,形容不牢固、不可靠。
能不(néng bù)的意思:表示不可避免、难以避免。
婆娑(pó suō)的意思:形容舞蹈或树木等摇曳的样子,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姿态或行动优美。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头人(tóu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一领域或团体中担任首要地位的人物。
宛然(wǎn rán)的意思:形容样子美丽或者态度端庄,像画中的人物一样美好。
无作(wú zuò)的意思:没有行动或没有作为。
新丰(xīn fēng)的意思:新鲜、丰富
心地(xīn dì)的意思: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品性、道德或善恶本质。
虚明(xū míng)的意思:指表面上光明正大,实际上虚伪欺人。
旖旎(yǐ nǐ)的意思:形容景色或气氛美丽、宜人。
一曲(yī qǔ)的意思:指一首曲子,也用来比喻一段事情或一段时间。
白头人(bái tóu rén)的意思:指年老的夫妻,夫妻共度一生,白头偕老的象征。
- 鉴赏
这首宋朝释子淳的诗《偈二十二首(其十一)》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僧人生活的日常与心境。首句“三月安居已半过”,点出僧人遵循的佛教戒律中春季三个月的静居生活即将过去,暗示了一种时光流转的禅意。
“虚明心地又如何”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省察,强调修行者应保持心境空灵,不被外物所扰。“有求宛然成机巧,无作方能不较多”进一步阐述了佛教的无欲无求观念,认为过分追求会导致心灵机巧,而真正的修行在于减少欲望,不增加过多的执着。
“炉里寒灰香旖旎,岩前枯木叶婆娑”通过描绘禅房内的香烟袅袅和山岩前落叶摇曳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氛围,象征着修行者的内心世界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最后两句“白头人在千峰上,妙唱新丰一曲歌”以白发老僧的形象出现在千峰之巅,独自高歌,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自在与洒脱,寓意着修行者在历经岁月后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智慧的高峰。
整首诗以禅宗的视角,寓言般地展现了僧人的生活态度和修行境界,富有哲理,给人以深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