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乘月坐,题石带云磨。
为问南峰主,相逢谓我何。
乘月(chéng yuè)的意思:乘坐月亮,指借助良好的时机或机遇。
浩然(hào rán)的意思:形容气度宏伟,胸怀广阔,品德高尚。
佳处(jiā chǔ)的意思:指好处、优点、益处。
驱驰(qū chí)的意思:快速行驶或奔跑;迅速驱赶或驱逐。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水国(shuǐ guó)的意思:指一个地方或国家水多、水势汹涌,或者指一个人喜欢水,善于水上活动。
相逢(xiāng f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相遇。
野兴(yě xīng)的意思:指人的天性或本性,与生俱来的本能,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邵宝所作的《答杨仪部》。邵宝以山水之兴,秋日之感,描绘了一幅行旅中的自然风光图。诗中“驱驰山水国”开篇即展现了诗人游历山水的豪情,“野兴入秋多”则点明了时节与情感的契合。接下来的“佳处每十宿,浩然时一歌”两句,既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留恋,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豪迈与洒脱。
“渡江乘月坐,题石带云磨”描绘了诗人夜渡江河,月光下的静谧场景,以及在石头上题字,与云雾相伴的悠闲生活。最后,“为问南峰主,相逢谓我何”则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山中主人的问候,同时也蕴含着对未知相遇的期待和好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在旅途中寻求心灵寄托的追求。邵宝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巧妙融合,呈现出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