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有狐》
《有狐》全文
秦 / 诗经   形式: 四言诗

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心之忧矣,之子无带。

有狐绥绥,在彼淇侧。心之忧矣,之子无服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ǒu
xiānqín / shījīng

yǒusuísuízàiliáng
xīnzhīyōuzhīshang

yǒusuísuízài
xīnzhīyōuzhīdài

yǒusuísuízài
xīnzhīyōuzhī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狐绥(hú suí)的意思:指狐狸的尾巴。比喻事物的最后一部分或者最后一点。

绥绥(suí suí)的意思:形容某种状态或情况持续不断,不间断地延续下去。

无服(wú fú)的意思:没有服装

之子(zhī zǐ)的意思:指父母的孩子,也可以指某人的儿子。

注释
狐:狐狸。
一说狐喻男性。
绥绥:慢走貌。
朱熹《诗集传》训为独行求匹貌。
淇:卫国水名。
淇水在今河南浚县东北。
梁:河梁。
河中垒石而成,可以过人,可用于拦鱼。
之子:这个人,那个人。
裳:下身的衣服。
上曰衣,下曰裳。
厉:水深及腰,可以涉过之处。
一说通“濑”,指水边沙滩。
带:束衣的带子。
实指衣服。
侧:水边。
服:衣服。
注释2

狐:狐狸。一说狐喻男性。

绥绥:慢走貌。朱熹《诗集传》训为独行求匹貌。

淇:卫国水名。淇水在今河南浚县东北。

梁:河梁。河中垒石而成,可以过人,可用于拦鱼。

之子:这个人,那个人。

裳:下身的衣服。上曰衣,下曰裳。

厉:水深及腰,可以涉过之处。一说通濑,指水边沙滩。

带:束衣的带子。实指衣服。

侧:水边。

服:衣服。

翻译
狐狸在那慢慢走,就在淇水石桥上。我的心里真忧愁,你的身上没衣裳。
狐狸在那慢慢走,就在淇水浅滩上。我的心里真忧愁,你没腰带不像样。
狐狸在那慢慢走,就在淇水河岸旁。我的心里真忧愁,你没衣服我心伤。
译文

有只狐在独行求偶,在那淇水边的桥上。心里感到忧愁,只怕那人没有衣裳。

有只狐在独行求偶,在那淇水可涉的地块。心里感到忧伤,只怕那人没有衣带。

有只狐在独行求偶,在那淇水的近岸处。心里感到忧郁,只怕那人没有衣服。

赏析

这是一首情诗。有人把它理解为妻子担忧在外的丈夫没有御寒衣物的诗,则诗以主人公看见有狐开篇,以狐之绥绥,来比久役于外的丈夫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之貌。只见有一只身材单薄的狐狸,狐独地散漫地出没在淇河水落石出的地方。这应该是一幅冷清的秋天的景象,淇水河边,水落石出,狐狸身单影只地行走在石梁上。见此情景,女主人公心里对丈夫的担忧油然而生,他想到那久役于外的丈夫还没有御寒的下裳。

全诗一唱三叹,每章只更换两个字,反复强化,深入地表达担忧之情。狐狸走在水浅的地方,湿了腿脚,由此想到自己男人还没有束紧衣裤的带子呢。狐狸走在河的岸边,完全没有弄湿身上,她就想到丈夫还没有成身的衣服呢。随着视线所及,看到狐狸从水落石出的地方,一步步走到岸上来,她就想到丈夫该穿什么衣物,真可谓知冷知热。从这个角度上说,此诗是贤妇人惦念远方丈夫冷暖的佳作。

有人把此诗解为寡妇表白有心求偶之情,也可通。狐为妖媚之兽,诗人称此妇为“狐”,看来此妇也颇有风姿,诗人以诗揭露其心事,比之为狐、以物喻人,别饶风致。全诗三章,皆用比意。

首章言“有狐绥绥,在彼淇梁”,梁为石不沾水之处,在梁则可以穿好下裳,所以这多情的寡妇,以有狐求偶,对其所怜惜的鳏夫,表白自我的爱心说:“我心里所忧愁的,是那人还无以为裳,若是他娶了我他就可以不愁没有衣裳了。”次章言“有狐绥绥,在彼淇厉”,“厉”为深水可涉之处。《邶风·匏有苦叶》诗云:“深则厉,浅则揭”,涉过深水。需要有衣带束衣。此妇担心的,是心上所爱慕的那人还没有衣带。她想:“若是我嫁给他,我可以替他结成衣带他就不愁涉过深水时没有衣带了。”三章言此狐“在彼淇侧”,既然已在淇侧,可见已经渡过淇水,可以穿好衣服了。可是她担心那个人,还无以为服,她心想:“若是我和他结为婚姻,那么,那人就不愁没有衣服了。”

这三章诗充分而细致地表露了这位年青寡妇的真挚爱心,即事抒怀,不作内心的掩蔽,大胆吐露真情,自是难得的佳作。在旧时代,遭逢丧乱,怨女旷夫,在各自失去配偶之后,想重建家庭,享受室家之爱,这是人生起码的要求,自然是无可非议的。这首诗,表白了寡妇有心求偶之情,在《国风》中是一首独特的爱情诗。至于此妇所爱慕的对方,是否已经觉察到她的爱心,以及如何作相应的表态,那是另外的事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切的忧虑和对亲人无尽的关怀。诗中的“狐”通常象征着家庭或个人生活中的一份温暖与安宁。而“淇梁”、“淇厉”、“淇侧”都指的是河岸边的斜坡,但每个字有其独特的读音和意义,共同描绘出一种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情景。

诗人通过对狐狸安静而又神秘模样的观察,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忧虑。这种忧虑并非来源于外界,而是来自于家中的担忧——“之子无裳”、“之子无带”、“之子无服”,意味着诗人对家庭成员特别是儿子的关切,担心他们没有足够的衣物来保护自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对于生活的关怀和对亲人的深厚感情。它不仅是一种情感的抒发,也是对生活质朴、简单的一种赞美。

作者介绍
诗经

诗经
朝代:秦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猜你喜欢

秋夜自近村归

江头浩歌天宇宽,刺船归来清夜阑。

女贞林黑月未上,姑恶声悲村已寒。

不恨故交日零落,本知浮生难控抟。

头童面槁更安往,莫问傍人君自看。

(0)

秋怀十首末章稍自振起亦古义也·其十

我昔闻关中,水深土平旷。

泾渭贯其间,沃壤谁与抗。

桑麻郁千里,黍林高一丈。

潼华临黄河,古出名将相。

沦陷七十年,北首增惨怆。

犹期垂老眼,一睹天下壮。

(0)

秋怀十首末章稍自振起亦古义也·其九

短蓑榜轻舟,时过野僧舍。

长衫挂数珠,亦入法华社。

平生无拣择,生死均早夜。

馀年犹几何,久已付造化。

常嫌乐天佞,却肯退之骂。

君看佛骨表,自是无生话。

(0)

诗酒

我生寓诗酒,本以全吾真。

酒既工作病,诗亦能穷人。

每欲两忘之,永为耕樵民。

周旋日已久,弃去终无因。

齿发益衰谢,肝胆犹轮囷。

吟哦撼四壁,嵬峨颓乌巾。

江上处处好,风月年年新。

正尔岂不乐,浩歌终此身。

(0)

和周元吉右司过弊居追怀南郑相从之作

梁益东西六十州,大行台出北防秋。

阅兵金鼓震河渭,纵猎狐兔平山邱。

露布捷书天上去,军咨祭酒幄中谋。

岂知今日诗来处,日落风生芦荻洲。

(0)

村舍杂书十二首·其一

我本杞菊家,桑苧亦吾宗。

种艺日成列,喜过万户封。

今年夏雨足,不复忧螟虫。

归耕殆有相,所愿天辄从。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