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昔年同社为秋词,今成往事,离居多感,岁晏不聊,触绪生吟,冰霜满月,凛尖风之透骨,感皎月之映心,多因梦后之思,添出酒边之句,聊作秋声貂续,以为春咏前驱,合曰寒词得一十六首·其七》
《昔年同社为秋词,今成往事,离居多感,岁晏不聊,触绪生吟,冰霜满月,凛尖风之透骨,感皎月之映心,多因梦后之思,添出酒边之句,聊作秋声貂续,以为春咏前驱,合曰寒词得一十六首·其七》全文
明 / 王彦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迢迢更路迢迢,淡月飘灯自过桥

想得阿娇燃烛待,也应初换第三条。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阿娇(ā jiāo)的意思:形容女子娇柔美丽。

淡月(dàn yuè)的意思:指月亮昏暗无光,不明亮的月亮。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光彩不够明亮,没有光泽。

第三(dì sān)的意思:指介入他人感情或婚姻关系的第三个人,也泛指干涉他人事务的外来者。

过桥(guò qiáo)的意思:指克服困难、跨越障碍,成功完成任务或达到目标。

三条(sān tiáo)的意思:指事物的数量或程度达到了某个极限

迢迢(tiáo tiáo)的意思:形容路途遥远或心思思念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行旅的画面。"夜迢迢更路迢迢",诗人独自在长夜里行走,路途遥远,月色清淡,只有微弱的灯光伴他过桥。他想象着远方的女子阿娇,或许正在点燃蜡烛等待他的归来,这让他心中涌起一丝温暖,暗示了他对佳人的思念。

"想得阿娇燃烛待,也应初换第三条",这里的"第三条"可能指的是蜡烛,意味着她已经更换了两根蜡烛,表现出她的耐心和期待。这一细节既传达了情感的细腻,又增添了画面的温馨气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夜行旅为背景,通过想象远方女子的等待,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深深思念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作者介绍

王彦泓
朝代:明   字:次回   籍贯:镇江府金坛

镇江府金坛人,字次回。以岁贡为松江府华亭县训导,卒于官。博学好古,喜作艳体小诗,格调似韩偓。词不多作,而善改昔人词,有加毫颊上之致。有《疑雨集》。
猜你喜欢

颂古十九首·其十四

一片孤云不露丑,白云儿倚青山父。

鹤巢灵滴梦初回,新月半钩升万户。

(0)

颂十六首·其十四

旷劫无尘世界中,恣吹野曲晚来风。

看看本来无一物,满山云树雪花红。

(0)

颂古·其四

说似一物则不中,个是南岳让和尚。

东山早曾与么来,带累同行俱吃棒。

(0)

送梦石归妙峰德云庵

绍圣五年戊寅冬,王母吞却嘉州像。

觉来扪腹喜且惊,一朝生出这和尚。

锐头长身碧两瞳,众聚说法声如钟。

少年蹈断象骨路,出处大类飞山翁。

老而益健难近傍,德山缩手临济让。

善财尽力无处寻,又是经行别峰上。

(0)

劝德上人莫作言语

凡物得其时则鸣,鸣之大者唯雷霆。

使雷常鸣不以节,人忘修省孰震惊。

往时耆年深此旨,十度发言九度已。

更有宝云多口师,每见僧来面壁耳。

岂似而今文字禅,骈头并驾争后先。

愿公藏此千钧重,等闲不射射必中。

(0)

颂古·其一

不是风兮不是幡,祖师端的广南蛮。

夜深趁得曹溪渡,失却番禺两岸山。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