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同社为秋词,今成往事,离居多感,岁晏不聊,触绪生吟,冰霜满月,凛尖风之透骨,感皎月之映心,多因梦后之思,添出酒边之句,聊作秋声貂续,以为春咏前驱,合曰寒词得一十六首·其七》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行旅的画面。"夜迢迢更路迢迢",诗人独自在长夜里行走,路途遥远,月色清淡,只有微弱的灯光伴他过桥。他想象着远方的女子阿娇,或许正在点燃蜡烛等待他的归来,这让他心中涌起一丝温暖,暗示了他对佳人的思念。
"想得阿娇燃烛待,也应初换第三条",这里的"第三条"可能指的是蜡烛,意味着她已经更换了两根蜡烛,表现出她的耐心和期待。这一细节既传达了情感的细腻,又增添了画面的温馨气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夜行旅为背景,通过想象远方女子的等待,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深深思念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梦石归妙峰德云庵
绍圣五年戊寅冬,王母吞却嘉州像。
觉来扪腹喜且惊,一朝生出这和尚。
锐头长身碧两瞳,众聚说法声如钟。
少年蹈断象骨路,出处大类飞山翁。
老而益健难近傍,德山缩手临济让。
善财尽力无处寻,又是经行别峰上。
劝德上人莫作言语
凡物得其时则鸣,鸣之大者唯雷霆。
使雷常鸣不以节,人忘修省孰震惊。
往时耆年深此旨,十度发言九度已。
更有宝云多口师,每见僧来面壁耳。
岂似而今文字禅,骈头并驾争后先。
愿公藏此千钧重,等闲不射射必中。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