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岭僧来宿,闲同倚石楼。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喜 怀 古 上 人 见 访 宋 /魏 野 隔 岭 僧 来 宿 ,闲 同 倚 石 楼 。漏 声 过 半 夜 ,月 色 近 中 秋 。雅 道 玄 须 到 ,权 门 险 莫 游 。此 心 方 共 适 ,明 月 更 相 留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夜(bàn yè)的意思:指夜间的深夜时分。
更相(gēng xiāng)的意思:互相,相互
过半(guò bàn)的意思:超过一半,多于一半
近中(jìn zhōng)的意思:接近中心或中央。
漏声(lòu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泄露出去,不能保守秘密或隐瞒真相。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权门(quán mén)的意思:指权势门第,指有权力和地位的家族或家门。
石楼(shí lóu)的意思:指坚固耐用的建筑物或防御设施。
相留(xiāng liú)的意思:指双方相互招呼、留下的意思。
雅道(yǎ dào)的意思:指言辞文雅、道理高尚。
倚石(yǐ shí)的意思:倚靠在石头上,指依靠他人或物来支持自己。
月色(yuè s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的光辉和美丽景色。
中秋(zhōng qiū)的意思:形容事物达到最好、最美好的时刻。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野所作的《喜怀古上人见访》。诗中描绘了僧人来访的夜晚场景,诗人与僧人在石楼之上度过一段宁静的时光。"隔岭僧来宿"一句,写出了访客来自远方山岭,增添了神秘和期待的气氛。"漏声过半夜,月色近中秋",通过漏壶的声音和接近中秋的月光,渲染出夜晚的深沉与静谧,也暗示着季节的转换。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高雅之道的追求,认为只有远离权门的纷扰,才能真正体验到内心的宁静。"雅道玄须到,权门险莫游",这两句揭示了诗人的人生观,即崇尚清高,不与世俗权贵同流合污。最后,诗人以"此心方共适,明月更相留"收尾,表达了与僧人共享这份清静心境的喜悦,以及对明月的留恋,寓意友情的深厚和对自然的亲近。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景抒情,寓理于事,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向往清幽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