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月(cán yuè)的意思:指月亮已过了中秋,只剩下一边或一半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事物不完整或残缺不全。
怅望(chàng wàng)的意思:形容心情沮丧、失望、忧愁。
汉帜(hàn zhì)的意思:指国家的旗帜或者指国家的统一和团结。
稽山(jī shān)的意思:稽山指的是高山,也可以用来比喻事物的困难或障碍。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南粤(nán yuè)的意思:指广东省,也泛指广东地区。
南柯(nán kē)的意思:指人忘却尘世间的苦乐,沉浸在自己的幻境中。
人头(rén tóu)的意思:指人和马的头部,形容人多马杂,拥挤不堪。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洒泪(sǎ lèi)的意思:洒泪是指流泪、哭泣。
尉佗(wèi tuó)的意思:指对事情的处理拖延或拖拉。
消息(xiāo xī)的意思:形容人们因为谣言、传闻或消息的传播而惊慌失措,心惊胆战。
野戍(yě shù)的意思:指在边远地区或野外驻守的军队。
夷歌(yí gē)的意思:夷歌是一个四字成语,意思是指人们的言行举止异常,不合乎常理或者不合乎礼仪。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背景下,鄞江边的凄凉景象与复杂情感。首联“鄞江消息定如何,怅望旌旗洒泪多”开篇即以鄞江为背景,表达了对战事进展的关切与忧虑,以及因战争而产生的深深哀伤。次联“野戍啼乌迷汉帜,荒城残月起夷歌”进一步渲染战场的荒凉与混乱,乌鸦在野外的戍堡上啼叫,仿佛在诉说战争的残酷;而荒废的城池中,残月之下传来异族的歌声,更添了一分异域的悲凉。
颈联“稽山无计栖句践,南粤宁同王尉佗!”则借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句践是春秋时期越国的国王,曾被吴国俘虏,后回国报仇;尉佗则是汉初南越国的建立者。这两句诗暗示了国家虽有英雄,但面对强敌,难以力挽狂澜,表达了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尾联“谷鸟催人头白尽,声声长在向南柯”以谷中的鸟鸣声作为结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鸟儿的叫声似乎在提醒人们岁月不待,白发已生,却仍心系南方,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与对和平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