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陈道育下第归玉融》
《送陈道育下第归玉融》全文
明 / 徐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怜汝复弃置,归寻海上山。

相逢落魄何以愁颜

古渡春流外,孤城瘴雾间。

离心当此夜,空对白云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愁颜(chóu yán)的意思:形容忧愁、焦虑的表情。

春流(chūn liú)的意思:春天的水流

对白(duì bái)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人之间的对话或交流。

孤城(gū chéng)的意思:指单独存在的城市或孤立无援的城市。

古渡(gǔ dù)的意思:古代的渡口,指古时的船只渡口。

海上(hǎi shàng)的意思:指在海上,常用来形容船只在海上航行。

何以(hé yǐ)的意思:为什么,怎么,用什么方法

离心(lí xīn)的意思:离心指的是心思不专注,思绪不集中,容易分散注意力。

流外(liú wài)的意思:指超出一般范围之外,超越常规之处。

落魄(luò pò)的意思:形容生活困顿、境况不佳。

破愁(pò chóu)的意思:消除忧愁,解除烦恼。

弃置(qì zhì)的意思:抛弃、放下、不再使用或关心某物或某人。

上山(shàng shān)的意思:指向山上走或攀登山峰,也可引申为追求进步、攀登事业的意愿。

相逢(xiāng f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相遇。

瘴雾(zhàng wù)的意思:指瘴疠肆虐的烟雾,引申为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困境。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熥所作的《送陈道育下第归玉融》。诗中表达了对友人陈道育落榜归乡的关切与不舍之情。

首句“怜汝复弃置”,诗人以“怜”字开头,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怜悯,同时也暗示了友人遭遇的不顺。接着“归寻海上山”,描绘了友人归乡的场景,海上的山象征着回归的路途,也隐含着对友人未来生活的希望与祝愿。

“相逢俱落魄,何以破愁颜。”这两句直接点明了友人当前的境遇,两人皆为落魄之人,面对困境,如何才能驱散愁云?这里既有对友人现状的同情,也有对未来的担忧。

“古渡春流外,孤城瘴雾间。”这两句描绘了友人归途中的景象,古渡口、春水、孤城、瘴雾,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充满挑战的氛围,暗示了友人归乡之路的艰难与孤独。

“离心当此夜,空对白云閒。”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之夜的感慨,以及对友人未来的祝福。在这寂静的夜晚,诗人只能对着白云空想,寄托着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关怀与祝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下文人落榜后的无奈与苦楚。

作者介绍
徐熥

徐熥
朝代:明

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猜你喜欢

醉蓬莱.力修宝学贤表宴胡明仲侍郎,遣歌姬来乞词,作醉蓬莱令歌之

看鸥翻波溅,蘋末风轻,水轩消暑。

云叠奇峰,破桐阴亭午。

列岫连环,溜泉鸣玉,对幅巾芒屦。

况有清时,风流故人,剧谈挥麈。

才冠一时,论高两汉,书扇豪踪,吐凤辞语。

昼锦归来,庆长年老母。

且尽绿尊,莫怀归兴,听扇歌高举。

会见登庸,泥封诏下,促朝天去。

(0)

答季章和寄同舍韵·其二

仙风自洒落,古气更清深。

雕几荐六瑚,定无尘土侵。

儒生传旧法,君子爱初心。

愿令百世下,重听云韶音。

(0)

读书龙门山土室作

八滩风急浪花飞,手把渔竿傍钓矶。

自是钓头香饵别,此心终待得鱼归。

(0)

和张洵蒙亭诗韵

九溪漓水接潇湘,万壑千岩罗水旁。

七星高耸生辉光,连天一色皆苍苍。

倚江景物似钱塘,况有万户新醅香。

古洞相对举清觞,文渊遗迹徒悲凉。

安得石枕与藤床,梦想昔人风味长。

满车薏苡胜琳琅,流传千载事微芒。

男儿生即志四方,将军异代犹封王。

感时抚事心茫茫,顾我岂有筹策良。

报国志愿不敢忘,此身未暇归江乡。

(0)

惜分钗/撷芳词·其一

春将半。莺声乱。柳丝拂马花迎面。小堂风。暮楼钟。

草色连云,暝色连空。重重。秋千畔。何人见。

宝钗斜照春妆浅。酒霞红。与谁同。

试问别来,近日情悰。忡忡。

(0)

写怀

秦川西去远,不意过漳川。

归梦三千里,羁愁二十年。

谋生空白发,行路若青天。

馀事休相问,相留只醉眠。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