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人相触误,彼骂必从饶。
喻若园中匪,由如得雨浇。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王梵志的《题阙》系列之五十二。王梵志的诗歌以通俗易懂、寓言式的风格著称,常借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表达深刻的人生哲理。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恶人相触误,彼骂必从饶”这两句,描绘了在人际交往中,有时因为误解或冲动而引发的冲突。即使对方出言不逊,自己也应选择宽容和忍让,避免矛盾进一步升级。这种态度如同在干旱的园地得到雨水滋润一般,能够滋养心灵,促进和谐。
“喻若园中匪,由如得雨浇。” 这两句诗将宽容比作干旱土地得到雨水的滋润,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宽容待人所带来的正面影响。它不仅比喻了在人际关系中,宽容能化解冲突,带来和谐,同时也暗示了个人内心的修养与成长,如同植物在雨水的滋养下茁壮成长一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在面对他人过错时,应持有宽容之心的重要性和价值,体现了王梵志诗歌中普遍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教化。
春风舍人去,陆子叹以惊。
欲挽春使回,无奈布谷声。
春亦何负汝,旦暮声不停。
或谓布谷者,一气感使鸣。
春老自当去,微禽彼何情。
上天运四时,斗柄亦峥嵘。
奈何独私春,欲使久不倾。
南风吹众绿,一扫紫与赪。
此时岂不佳,乃尔怀不平。
勿作儿女态,起视东郊耕。
湖桥东西斜月明,高城漏鼓传三更。
钓船夜过掠沙际,蒲苇萧萧姑恶声。
湖桥南北烟雨昏,两岸人家早闭门。
不知姑恶何所恨,时时一声能断魂。
天地大矣汝至微,沧波本自无危机。
秋菰有米亦可饱,哀哀如此将安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