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得仙(de xiān)的意思:指人得到神仙的指点或庇佑,使得自己的学识、技艺或境界突飞猛进。
蒿藜(hāo lí)的意思:蒿藜是指草木茂盛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人的事业或地位的兴旺。
红玉(hóng yù)的意思:红色的玉石,比喻美丽,珍贵的事物。
筠笼(yún lóng)的意思:指人在某种情况下被束缚或困扰,无法自由行动。
荔枝(lì zhī)的意思:指事物的内外不相称、不协调,形容事物的外表与内在状况不一致。
炼丹(liàn dān)的意思:指通过炼制药物或炼丹术来追求长生不老或获得神奇的力量。
穷居(qióng jū)的意思:指生活贫困,居住条件差。
仙人(xiān rén)的意思:指仙界的人物,也用来形容非常高尚或非常出色的人。
相先(xiāng xiān)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人或事物相互竞争或争先恐后。
- 翻译
- 我身处贫穷,家中没有米粮,只能以野菜充饥,连竹篮都用来盛放稀有的荔枝。
如何能得到仙人的炼丹炉,尝试用它来烹饪这红色的玉质蒸锅中的荔枝。
- 注释
- 穷居:贫困的生活。
米糁:细碎的米粒。
蒿藜:野草和藜菜。
筠笼:竹制的篮子。
相先:首先。
安得:如何能得到。
仙人:传说中的长生不老之人。
炼丹灶:炼丹的炉子(象征神秘或高级的烹饪工具)。
红玉甑:红色的玉质蒸锅。
炊:烹饪。
-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郑刚中在贫困的生活中,因为朋友赠送荔枝而得到一丝慰藉的情景。"穷居无米糁蒿藜",写出了诗人生活的困苦,连基本的粮食都难以维持,只能以野菜充饥。然而,朋友的善意如同"筠笼相先送荔枝",给他带来了意外的美食,荔枝的鲜美与他的困境形成对比。
接着,诗人想象如果能有仙人的炼丹灶,他愿意尝试用那珍贵的红玉甑来烹煮荔枝,这不仅是对荔枝美味的向往,也是对超凡生活的幻想,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友情的感激之情。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通过日常小事展现了人情冷暖,以及在艰难时刻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互助。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嵩阳书院诗
束发从政事,佩绶曳长裾。
守令有民社,裂地皆分符。
问之尔何由,必曰因业儒。
自致或世赏,因儒升仕涂。
一朝希斗禄,辄与故步殊。
佞夫专媚灶,要路事驰驱。
俗夫抗尘容,勾校迷墨朱。
自谓尚市道,不若效贾区。
何必念故业,易地有蘧庐。
嵩阳敞儒宫,远自唐之卢。
章圣旌隐君,此地搆宏居。
崇堂讲遗文,宝楼藏赐书。
赏田逾千亩,负笈昔云趋。
劝农桑使者,利心巧阿谀。
飞书檄大农,鬻此奉时须。
垣墙聚蓬蒿,观殿巢鸢乌。
二纪无人迹,荒榛谁扫除。
桑羊固可烹,县令亦安乎。
今主尚仁政,美利四海敷。
仁贤任阿衡,天地一朝苏。
已责复蠲敛,肉骨生膏腴。
疲民悉按堵,此地尚荒芜。
淮西高夫子,为政多美誉。
百里政肃雍,民不困追胥。
愤彼释老子,遗宫遍山隅。
吾儒一何衰,废迹可嗟吁。
连笺叩洛尹,移文讽使车。
义有子衿耻,功将泮水俱。
兴衰虽在天,此意良可书。
却思鬻此者,于儒与何诛。
又思昔县令,亦昔儒之徒。
兴儒有美意,无忘高大夫。
《嵩阳书院诗》【宋·李廌】束发从政事,佩绶曳长裾。守令有民社,裂地皆分符。问之尔何由,必曰因业儒。自致或世赏,因儒升仕涂。一朝希斗禄,辄与故步殊。佞夫专媚灶,要路事驰驱。俗夫抗尘容,勾校迷墨朱。自谓尚市道,不若效贾区。何必念故业,易地有蘧庐。嵩阳敞儒宫,远自唐之卢。章圣旌隐君,此地搆宏居。崇堂讲遗文,宝楼藏赐书。赏田逾千亩,负笈昔云趋。劝农桑使者,利心巧阿谀。飞书檄大农,鬻此奉时须。垣墙聚蓬蒿,观殿巢鸢乌。二纪无人迹,荒榛谁扫除。桑羊固可烹,县令亦安乎。今主尚仁政,美利四海敷。仁贤任阿衡,天地一朝苏。已责复蠲敛,肉骨生膏腴。疲民悉按堵,此地尚荒芜。淮西高夫子,为政多美誉。百里政肃雍,民不困追胥。愤彼释老子,遗宫遍山隅。吾儒一何衰,废迹可嗟吁。连笺叩洛尹,移文讽使车。义有子衿耻,功将泮水俱。兴衰虽在天,此意良可书。却思鬻此者,于儒与何诛。又思昔县令,亦昔儒之徒。兴儒有美意,无忘高大夫。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0067c68a8357418709.html
故谏议大夫鲜于公欲作新堂以传世谱名曰卓绝内相先生题其名曰蜀鲜于氏卓绝之堂某以此八字为韵作八诗盖鲜于公顷尝俾某赋之而三子以求其诗故原其古而美其今以颂美之·其四
功高翊戴重,锡土仍命氏。
蝉冕旧传家,龙衮式增贲。
谁云五世泽,久袭万钟贵。
非惟赖先庆,奕叶艺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