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叹四首·其二》
《书叹四首·其二》全文
清 / 林占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气数茫茫可知生平得失猜疑

功轻每愧邀恩重,娶早翻伤抱子迟。

岸柳易高先落叶岩松难长后凋枝。

但看树木如此造物何曾有所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抱子(bào zǐ)的意思:抱着孩子

猜疑(cāi yí)的意思:对他人或事物的真实性或可靠性持怀疑态度。

得失(dé shī)的意思:指获得和失去,得到和失去的对比。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后凋(hòu diāo)的意思: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达到巅峰后开始衰落。

可知(kě zhī)的意思:可以知道,能够了解或明白的意思。

落叶(luò yè)的意思:比喻离开家乡或离开原处后,最终回到自己的家乡或原处。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气数(qì shù)的意思:指人的命运、福祸、寿数。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生平(shēng píng)的意思:一个人从出生到去世的整个过程

树木(shù mù)的意思:比喻一件事物发展壮大,达到数量众多或规模庞大的程度。

未可(wèi kě)的意思:表示不可预测或无法确定的情况

岩松(yán sō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坚定不移、坚强有力。

邀恩(yāo ēn)的意思:主动请求别人的帮助或恩惠

犹如(yóu rú)的意思:形容两者之间非常相似或相仿。

造物(zào wù)的意思:指上天创造万物的能力和智慧。

鉴赏

这首诗《书叹四首(其二)》由清代诗人林占梅所作,通过深沉的思考与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对人生得失、功名利禄以及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首句“气数茫茫未可知”,诗人以“气数”开篇,暗示人生的命运难以预测,充满了未知与变数。接着,“生平得失每猜疑”则表达了对个人一生中所得与所失的反复思量与不确定感,体现了人生的复杂与多变。

“功轻每愧邀恩重,娶早翻伤抱子迟”这两句,诗人将个人的功绩与得到的恩宠进行对比,感叹自己虽有微小的贡献却承受了过重的恩赐,同时又因早婚而遗憾未能在更合适的时机孕育子女,流露出对自身境遇的反思与无奈。

“岸柳易高先落叶,岩松难长后凋枝”运用自然景象的对比,岸柳易于生长却先于其他植物凋零,象征着人生中的急功近利与短暂成就;而岩松虽难生长却能长久保持青翠,比喻持之以恒的努力与持久的成就。这两句诗通过自然界的规律,寓意人生的真谛在于坚持与耐心。

最后,“但看树木犹如此,造物何曾有所私”总结全诗,诗人以树木的成长过程为喻,指出自然界中万物生长皆有其规律,没有偏私。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暗示了人应当顺应天道,不求速成,不怨天尤人,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人生的起伏。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自然现象的描绘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理解,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作者介绍

林占梅
朝代:清

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猜你喜欢

金刚随机无尽颂·其四依法出生分第八

皆出此经中,无法不通同。

夜来得一梦,今日又相逢。

(0)

金刚随机无尽颂·其六妙行无住分第四

霜凌溪竹寒,云外叠峰峦。

谁人知此意,独坐且深观。

(0)

行住坐卧三十二颂·其七澡浴

了身如幻向谁言,运水搬柴化有缘。

忽遇浴堂人指水,轻清妙触转光鲜。

(0)

赠郡纠陈员外

耿介蕴国器,兹焉纠郡纲。

清规禀诗礼,华阀联簪裳。

才刃挺铦利,心鉴涵辉光。

盘错无以壅,奸邪固难藏。

民冤积已雪,吏局清如霜。

弹雀费明月,补履烦干将。

火烈金益坚,雪深松愈苍。

英声人驰骛,壮气方激昂。

凝旒嗣洪业,百辟升贤良。

孰知隐鹄志,即起摩天翔。

(0)

晚秋野外

隔岸茅茨低小,临溪草径横斜。

杨柳已无馀叶,芙蓉尚有残花。

(0)

赠林隐君

閒居已二毛,破屋翳蓬蒿。

短笛清风在,长吟白雪高。

篱腰悬瓠小,柳瘿系船牢。

自是嫌机事,宁持抱瓮劳。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