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睡馀飞絮满庭有感而作是诗》
《睡馀飞絮满庭有感而作是诗》全文
宋 / 周紫芝   形式: 古风

春水绿波南浦路,两岸谁栽杨柳树

含桃熟尽未闻莺,荷叶生时飞絮

絮将春去不可回,人伴云闲更须住。

我亦随君似落花,欲趁春风何处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春水(chūn shuǐ)的意思:春天的水,比喻希望或新生。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飞絮(fēi xù)的意思:指风吹动柳树或榆树时,树上的絮子像雪花一样飞舞的景象。比喻事物繁多、纷乱不堪。

含桃(hán táo)的意思:指人的心地善良,对他人友善。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两岸(liǎng àn)的意思:指海峡两岸,特指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

柳树(liǔ shù)的意思:柳树是指柳树的形象,常用来比喻柔软、灵活、顺从的性格特点。

绿波(lǜ bō)的意思:指交通信号灯绿灯一直亮,车辆可以顺畅通过的情景。比喻事物顺利进行,没有阻碍。

落花(luò huā)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逝去或破灭,形容事物的悲凉或人的遭遇不幸。

南浦(nán pǔ)的意思:指江南地区的温暖和繁荣。也形容地方繁华,人口众多。

生时(shēng shí)的意思:指人在世时或生命存在的时期。

水绿(shuǐ lǜ)的意思:形容水的颜色透明而清澈。

杨柳(yáng liǔ)的意思:杨柳是指杨树和柳树,用来形容柔软、婉约的女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首句“春水绿波南浦路”,以春水的绿波和南浦的道路为背景,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接着,“两岸谁栽杨柳树”一句,通过询问的方式,引出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随后,“含桃熟尽未闻莺,荷叶生时已飞絮”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含桃成熟却未见黄莺的遗憾,以及荷叶初生时柳絮已飘飞的景象,展现了季节变换的微妙。

“絮将春去不可回,人伴云闲更须住”两句,诗人借柳絮随风飘散,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享受当下的心境。“我亦随君似落花,欲趁春风到何处”则表达了诗人愿意追随美好事物,即使不知道最终会到达何方,也愿意随着春风飘荡,寻找心中的桃花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同时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周紫芝

周紫芝
朝代:宋   字:少隐   号:竹坡居士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生辰:1082-1155

周紫芝(1082-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学家。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进士。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
猜你喜欢

北郊斋宫即事·其一

宇静躁心排,窗虚爽气偕。

百年今重葺,预日此来斋。

默验阴阳运,深探理欲荄。

仆臣方苦热,嘉荫有崇槐。

(0)

青青水中蒲

青青水中蒲,不可令入食。

古哲惜分阴,所愧乏寸德。

青青水中蒲,水退随枯萎。

为人不自立,坐废何异此。

青青水中蒲,蛙蝇之所居。

古柏栖野鹤,落落凌空虚。

(0)

题周鲲画帧·其二

雨后晴峦暖雾蒸,银河飞处界崚嶒。

商山面目今犹在,只许黄公杖策登。

(0)

读书

时雨既沾足,园林清且幽。

麦畦含润佳,药栏生香稠。

三农均豫悦,而我稍解愁。

解愁夫何为,惜此寸阴遒。

檐楹垂珠箔,枕簟凉如秋。

插架富图书,义蕴供探搜。

汲古仰前哲,孜孜不肯休。

矧予乃下学,安敢弛厥脩。

文武道在人,德行速置邮。

斯民三代民,胡日趋佻偷。

欲期教化行,先裕衣食谋。

展转成寝薪,岁月不我留。

把卷发深省,惧贻空言羞。

(0)

御门日雨·其二

明旦乾乾凛亦临,忧从春杪到而今。

已欣若药瘳时疾,信是为霖沃朕心。

柳外乱珠随浪溅,檐间细溜带烟斟。

侍臣莫拟张韩赋,齐郑犹然待泽深。

(0)

清明后一日漫作·其二

湖山佳致暖烟饶,稚绿嫣红态斗娇。

看罢纸鸢尝过酪,閒吟准备送春朝。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