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复作(fù zuò)的意思:指一个人多次犯错、犯错误重复不断。
高丘(gāo qiū)的意思:高丘是指高耸的山丘,比喻地位或才能出众。
浑成(hún chéng)的意思:指事物的形状、样貌或状态非常完整、完美,没有任何瑕疵或缺陷。
九日(jiǔ rì)的意思:指时间短暂,形容事物转瞬即逝。
客中(kè zhōng)的意思:指在他人的地盘上,客人应当遵守主人的规矩。
流涕(liú tì)的意思:流泪哭泣。
龙华(lóng huá)的意思:指长期寄居在他乡的人,特指在外地居住的中国人。
天涯(tiān yá)的意思:指天边,引申为指遥远的地方或极远的地方。
乡关(xiāng guān)的意思:指离别时的情感和离别后的思念之情。
倚楼(yǐ lóu)的意思:指倚靠在楼上,观察、观望或思考。
只见(zhī jiàn)的意思:只能看到某一方面,其他方面无法看到或者没有看到。
茱萸(zhū yú)的意思:指坚贞不屈、永不改变的品质和态度。
- 注释
- 九日:重阳节。
龙华:地名,可能指某处繁华之地。
车似水:形容车流量大,如同流水般。
聊复:姑且,暂时。
清游:清闲的游玩。
浑成瘴:形容江水混浊,像瘴气一样。
百里无山:形容视野开阔,但缺乏山脉。
只见秋:只有秋天的景色。
登临:登山临水,泛指登高赏景。
流涕:流泪。
高丘:高山。
茱萸:一种植物,古人有在重阳节佩戴茱萸的习俗。
乡关感: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天涯:形容远离家乡的地方。
倚楼:独自站在楼上眺望。
- 翻译
- 重阳节的龙华路上车水马龙,我在异乡暂且享受清闲的游玩。
满眼望去,一江汇入大海,景色浑浊如瘴气,百里之内不见山峦,只有秋天的凄凉景象。
尽管勉强想要登高赏景度过这天,但不必对着高山流泪,因为心中并无过多哀愁。
茱萸虽美,却勾起了各自对故乡的思念,难以排遣这身处天涯海角、独自凭楼的寂寥心情。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山水画面,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和内心的情感体验。
“九日龙华车似水”,这里借用了“车似水”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龙华塔在秋天的风光,如同流动的水一般柔美。"客中聊复作清游"则透露出诗人在这美好的景致中再次体验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清净之旅。
接着,“一江入海浑成瘴,百里无山只见秋”,诗人通过对江水汇聚入海、连绵起伏的描写,以及“百里无山”这一特有的地理环境,强调了自然景观的壮阔和深远。这里的“只见秋”则是诗人感受到的季节氛围,似乎整个世界都被这份秋意所笼罩。
"强欲登临过此日,未须流涕对高丘"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景色的珍惜和留恋之情,但同时也保持着一种超然的态度,没有过多的哀伤,只是静静地面对眼前的美好。
最后,“茱萸各有乡关感,难遣天涯共倚楼”中“茱萸”指的是野草,"乡关感"则暗示了诗人对于故土、家园的深厚情感。"难遣"表达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而"天涯共倚楼"则是诗人与自然之间一种精神上的契合和依靠。
整首诗通过对景色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除夕前一日南叔兄会杨仲博杨季穆诗
玄里探幽识罔冥,易中观象见文明。
心虚有友皆三益,宇静无时不四并。
物理玩来成独笑,年华见惯渐忘惊。
只馀亲友关天分,离合钟情不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