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异(bù yì)的意思:没有差别,没有区别
东西(dōng xī)的意思:物品、事物
范围(fàn wéi)的意思:指事物所包含的空间、时间、范畴等的界限或限度。
浩浩(hào hào)的意思:形容水势或声势非常宏大、浩大。
孔门(kǒng mén)的意思:指古代儒家学派的门徒或学生。
内外(nèi wài)的意思:内部和外部
趋出(qū chū)的意思:迅速离开,急忙出去
区区(qū qū)的意思:微小、不起眼的样子
然不(rán bù)的意思:表示肯定,不容置疑
三极(sān jí)的意思:指事物之间的极端状态或极限。
同然(tóng rán)的意思:表示两个事物或情况非常相似或相同。
蜗角(wō j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不足为道。
一夫(yī fū)的意思:指一个人,表示某一事物或情况只需要一个人即可完成。
至此(zhì cǐ)的意思:指到达某个时刻或某个阶段。表示事情或情况发展到了这个程度,已经没有继续下去的可能。
庄老(zhuāng lǎo)的意思:庄严老成,稳重沉着。
- 注释
- 趋:追求。
出:离开。
范围:常规框架。
理:道理。
同然:相同。
隅:角落。
圣:圣人。
东西:东西方位。
拘:限制。
鹄:天鹅。
天:天空。
蜗角:蜗牛的角。
国:国度。
广:广大。
三极:天地人。
微:细微。
宁:岂能。
晚:晚年。
庄老:庄子老子。
诞:深奥。
孔门:孔子的儒家。
- 翻译
- 离开了常规的框架,追求的是那广阔无垠吗。
道理相同,没有区别,即使到了角落也是如此。
圣人不会因为东西方位而有所分别,游学也不会受内外界限所限。
在广阔的天空下,天鹅翱翔,而在微观的世界中,蜗牛的国度狭小无比。
广大到足以包容天地,细微处却能为一人哭泣。
晚年才明白庄子老子的深奥,最终还是选择了孔子的儒家之道。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刘克庄所作,名为《学进士作大方无隅二首》(其一)。这是诗人在探讨宇宙与生命的哲理时,对道德修养和个人境界的深刻表达。
从诗的内容来看,开篇“趋出范围表,方之大者乎”已经透露出诗人的宏大视野,他试图超越常规,以更宽广的胸怀去理解世间万物。紧接着,“理同然不异,隅至此俱无”则进一步强调了万物共通、没有边际的哲学思想。
“圣岂东西判,游何内外拘”表达了诗人对圣贤之道的追求,以及对于内外界限的质疑。这里的“圣”指的是崇高的智慧和境界,而非特定的人物。
接下来的“鹄边天浩浩,蜗角国区区”则是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宇宙之广阔与国家之狭小,表达了诗人对于空间大小的感慨,以及对个体在宏大宇宙中的渺小感受。
“广可包三极,微宁泣一夫”则是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胸怀,他既能包容天地万物,又不吝啬于对一个平凡之人的关怀。这两句传达出诗人对于普世爱和个人价值的重视。
最后,“晚知庄老诞,终向孔门趋”则是诗人自述,对于道家哲学(庄子)与儒家思想(孔子)的追求。这里的“晚知”表达了诗人的自谦之意,而“终向孔门趋”则显示出他对传统文化和道德修养的不懈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宇宙、生命、道德等主题的深入探讨,展现了诗人宏大的思想境界和深邃的哲学智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