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刘 侍 郎 唐 /李 端 几 人 同 去 谢 宣 城 ,未 及 酬 恩 隔 死 生 。唯 有 夜 猿 知 客 恨 ,峄 阳 溪 路 第 三 声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酬恩(chóu ēn)的意思:回报恩情,报答恩德
第三(dì sān)的意思:指介入他人感情或婚姻关系的第三个人,也泛指干涉他人事务的外来者。
客恨(kè hèn)的意思:指客人对主人的怨恨或不满。
三声(sān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高低起伏,有节奏感的阴平、阳平、上声。
未及(wèi jí)的意思:未能达到或比不上
溪路(xī lù)的意思:溪路指的是小溪边的小路,比喻非常隐蔽的地方或不起眼的位置。
峄阳(yì yáng)的意思:指人的志向远大,胸怀广阔。
知客(zhī kè)的意思:知道怎样招待客人,懂得待人接物的礼仪。
第三声(dì sān shēng)的意思:指声调是从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之外的第三个声调,也泛指其他与前述四个声调不同的声调。
谢宣城(xiè xuān chéng)的意思:指人才被埋没或无法施展才华。
- 注释
- 几人:几个人。
同去:一同前往。
谢宣城:谢朓,南朝诗人。
酬恩:报答恩情。
隔死生:生死相隔。
唯有:只有。
夜猿:夜晚的猿猴。
知:感知。
客恨:客人的遗憾。
峄阳溪:古代地名,今山东邹城附近。
第三声:指猿啼声中的第三个音节,常用来象征哀愁。
- 翻译
- 有几个人一同去拜访谢宣城,还没来得及报答恩情就阴阳两隔。
只有夜晚的猿猴能感知到客人的遗憾,那是峄阳溪边传来的第三声哀鸣。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同前往谢宣城以还旧恩的情景,但却未能实现,反而经历了生离死别的悲凉。唯有夜间鸣叫的猿猴似乎理解了诗人的哀伤之情。"峄阳溪路第三声"则是借用古代行程中以打猎为号角次数来计算距离的方式,表达了一种深远和遥不可及的感觉。
从艺术性来说,这首诗善于运用自然景物来烘托情感,通过夜猿的鸣叫与峄阳溪路的第三声,营造出一种空旷而又深邃的情境。同时,诗中的"酬恩隔死生"和"客恨"也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以及因缘未了而生的哀愁。
总体来说,这是一首充满了怀旧情绪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念之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捣衣诗
驾言易水北,送别河之阳。
沈思惨行镳,结梦在空床。
既寤丹绿谬,始知纨素伤。
中州木叶下,边城应早霜。
阴虫日惨烈,庭草复芸黄。
金风徂清夜,明月悬洞房。
袅袅同宫女,助我理衣裳。
参差夕杵引,哀怨秋砧扬。
轻罗飞玉腕,弱翠低红妆。
朱颜日已兴,眄睇色增光。
捣以一匪石,文成双鸳鸯。
制握断金刀,薰用如兰芳。
佳期久不归,持此寄寒乡。
妾身谁为容,思君苦入肠。
奉和简文帝山斋诗
架岭承金阙,飞桥对石梁。
竹密山斋冷,荷开水殿香。
山花临舞席,冰影照歌床。
同江詹事登宫城南楼诗
元良属上德,率土被中孚。
汉幄朝无怠,周门夕复趋。
桓经既受业,贺拜且尊儒。
壮志谐风雅,高文会斗枢。
铿锵叶舞蹈,炤烂等琨瑜。
沟水惭雄伯,漳川仰大巫。
鲍鱼宁入俎,钓鳖匪充厨。
叔誉恒词屈,防年岂滥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