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稼天连碧,芳莲水映红。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戏 呈 南 池 同 游 诸 兄 宋 /刘 宰 方 池 事 南 郊 ,胜 践 又 西 风 。多 稼 天 连 碧 ,芳 莲 水 映 红 。渔 歌 来 席 上 ,鸟 影 度 屏 中 。想 见 垂 杨 里 ,诗 成 又 暮 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垂杨(chuí yáng)的意思:指柳树垂下的枝叶。比喻形态柔美、姿态优雅。
南郭(nán guō)的意思:指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警示人们珍惜时间,珍惜机会。
胜践(shèng jiàn)的意思:取得胜利并实践之意,指通过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才华。
席上(xí shàng)的意思:指在宴会或会议的席位上,也泛指在正式场合的座位上。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想见(xiǎng jiàn)的意思:希望见到某人或某物。
映红(yìng hóng)的意思:指受到阳光照射而变红。也用来形容受到好消息、好事等的刺激而激动。
渔歌(yú gē)的意思:渔民在钓鱼时唱的歌曲。比喻轻松自得的生活。
- 注释
- 方池:方形的池塘。
南郭:城墙的南边。
胜践:美好的经历。
西风:秋风。
多稼:大片的庄稼。
天连碧:天空与田地相连,一片碧绿。
芳莲:美丽的莲花。
水映红:莲花倒映在水中显现出红色。
渔歌:渔夫的歌谣。
席上:宴席上。
鸟影:鸟儿的影子。
屏中:屏风之中。
想见:想象。
垂杨:垂柳。
暮钟:傍晚的钟声。
- 翻译
- 方形的池塘连接着南边的城墙,秋风吹过时景色更佳。
满眼望去,田地金黄一片与天空相连,莲花在水面映照出红色的娇艳。
渔夫的歌声在宴席上传来,鸟儿的影子在屏风中掠过。
想象那垂柳依依的场景,写完诗后,暮钟已响。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日郊游图景。开篇“方池带南郭,胜践及西风。”两句,通过对池塘和城郭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丰饶与宁静。其中,“胜践”一词暗示着诗人与友人共同参与的户外活动,可能是踏青或赏秋之类。
“多稼天连碧,芳莲水映红。”接着描绘的是池塘中的稻谷和荷花。稻谷成熟呈现出天然的碧色,与蓝天相接;而荷花则在水中映射出红色,形成鲜明对比,显示了秋季丰收与自然之美。
“渔歌来席上,鸟影度屏中。”诗人将注意力转移到音响上,“渔歌”指的是渔民的歌声,而这歌声飘逸至宴席之上;同时,还有鸟儿飞过,投下了影子在屏风上。这些细节烘托出一场愉悦的户外宴饮画面。
“想见垂杨里,诗成又暮钟。”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以及创作诗歌的即兴性。诗人似乎在回忆或憧憬着垂柳依依的小路,同时,随着诗歌的完成,时间悄然流逝至黄昏时分,暮钟的鸣响提醒人们日落西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的精致描写,不仅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也传达了一种闲适、惬意的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别季子之岭南
天时多变迁,人事迭消长。
纷纷大道旁,日夕兢轮鞅。
岂不惮烦劳,所思良不浅。
谋王本素心,谈天寄青眼。
宁肯卧岩冗,白首同泱莽。
所以于陵子,辞爵性云褊。
南阳有昆季,三国恣来往。
彼此会有适,致身各通显。
汝昔抱奇姿,中年尚偃蹇。
今日强行迈,夙志从兹展。
莫言久不鸣,一鸣振清响。
莫言久不飞,一飞蔽天壤。
持此慰离肠,一思一回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