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赏下南陂,舟行日自移。
千林悬紫箨,十里卧青鹥。
进渚将吴舫,行歌命楚儿。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南陂泛舟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之美和生活之趣。首句“泛赏下南陂,舟行日自移”开篇即点明了活动地点与方式,舟行于水,时间仿佛随着船的移动而缓缓流逝,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接着,“千林悬紫箨,十里卧青鹥”两句,通过视觉描写展现了沿途的景色。紫色的竹叶随风摇曳,仿佛悬挂在林间;青色的鹥鸟悠闲地栖息在岸边,画面生动而宁静。这样的景象既展现了大自然的丰富色彩,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叹。
“进渚将吴舫,行歌命楚儿”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同伴的互动。他们或许是在小洲边停泊,享受片刻的宁静,又或许是在行进中,一边唱歌一边指挥着船童。这种轻松愉快的场景,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
最后,“谁能鼓桂楫,顷刻到天池”表达了诗人对速度与目的地的思考。他似乎在问,谁能如此迅速地划动船桨,让船只瞬间抵达心中的理想之地?这既是对速度的向往,也是对精神追求的一种象征,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由与理想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泛舟图景,不仅展现了自然风光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汉室亏皇象,乾坤未即宁。
奸臣与逆子,摇岳复翻溟。
权表分江域,曹袁斗夏坰。
虎奔咸逐逐,龙卧独冥冥。
从众非无术,欺孤乃不经。
惟思恢正道,直起复炎灵。
管乐韬方略,关徐骇观听。
一言俄逆至,三顾已忘形。
南既清蛮土,东期赤魏庭。
出师功自著,治国志谁铭。
历劫兵如水,临秦策若瓴。
举声将溃虏,横势欲逾泾。
仲达耻巾帼,辛毗严壁扃。
可烦亲细务,遽见堕长星。
战地悲陵谷,来贤赏德刑。
意中流水远,愁外旧山青。
想像音徽在,侵寻毛骨醒。
迟留慕英气,沉叹抚青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