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徐次游通判小隐堂二首·其二》
《题徐次游通判小隐堂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刘一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一时药笼召参朮,何事全家翠微

勿谓小山招不出,太平须要隐人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翠微(cuì wēi)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全家(quán jiā)的意思:指一个家庭中的所有成员,也可泛指一个团体的所有成员。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小山(xiǎo shān)的意思:指小而不起眼的山,比喻平凡、不起眼的人或事物。

须要(xū yào)的意思:必须要;必要的需要。

药笼(yào lóng)的意思:指能够治疗疾病、解决问题的东西或人。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隐人(yǐn rén)的意思:指隐藏在幕后或不引人注意的人。

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人以“一时药笼召参术”开篇,巧妙地将隐居生活与草药联系起来,暗示了隐士的生活虽远离尘嚣,却依然关注着自然界的生机与健康,如同草药在药笼中默默守护着生命的力量。接着,“何事全家傍翠微”一句,表达了对周围环境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自然美景的深切依恋。

“勿谓小山招不出,太平须要隐人归。”这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既是对前文情感的深化,也是对隐逸精神的深刻阐述。诗人在此强调,即便是在小小的山林之中,也蕴藏着不凡的生命力和智慧,而这种力量在“太平”时代尤为重要。这里的“隐人”不仅指个人的隐居生活,更象征着在社会和谐稳定时期,那些能够避世修行、保持心灵纯净的人们,他们对于社会的贡献和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传达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美好愿景。它不仅仅是对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更是对理想社会状态的一种向往——一个充满和谐、安宁、尊重自然与个体精神自由的社会。

作者介绍

刘一止
朝代:宋   号:太简居士   籍贯: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   生辰:1078~1160

刘一止(1078~1160)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猜你喜欢

淳熙戊戌在家聚徒期以秋冬随子赴任作诗二绝

此去相从有半年,分携恐在暮秋天。
若能早夜四精进,他日生涯胜买田。

(0)

丁未仲仲赏月

诗成二十年,今夜月重圆。
两姓包三乐,同寮庆十全。
笑谈谐素愿,宾主谢高天。
莫逆无劳约,俱祈得永延。

(0)

丁未孟秋夜月明如中秋因思范公守南阳赏月及

先生赤壁舟中赋,老子百花洲上歌。
古人不负此明月,今我当如此月何。
连宵风雨暑欲尽,碧玉万里谁新磨。
冰盘无声出海底,荡漾六合生金波。
早秋便得许奇绝,探借八月清光多。
天公赐我美无价,樽酒不设羞嫦娥。
人生看月几时足,百年寒暑如飞梭。
两公却与月长在,声名万古流江河。
梦生羽翼不可逐,想象风景空吟哦。
洞箫长笛亦何有,拂衣起舞聊婆娑。

(0)

壬寅正月幼子黄岩尉任将满予与家众先归幼子

三年随汝作初官,父子同知涉世难。
饕禄粗欣便老懒,还家仍虑厄饥寒。
生来赋分皆前定,天下何时得举安。
慈孝睽离怀问膳,试凭双鲤祝加餐。

(0)

和西涯相公春兴诗(二首)

竹垣向里辟新池,径曲门迂去每迟。
鸟弄落花人未到,鱼吹新荇月先知。
天边客梦何时醒,江上归舟此日移。
唤起巢由作宾主,不知身在帝尧时。

(0)

冬初杂兴

牧童与樵叟,共载牛背归。
我无薪蒸计,南山松栎稀。
寒风昨日至,须用葺我扉。
故园或可废,亦以完我衣。
人生有定分,勿怪生理微。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