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脚犹轻,吟边不杖行。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辞(bù cí)的意思:不顾、不避。
孤亭(gū tíng)的意思:形容孤单独立,无人相伴的景象或境地。
老去(lǎo qù)的意思:指人年纪渐长,年老体衰。
木易(mù yì)的意思:木易是一个形容词,意为坚硬、不易弯曲。
泥饮(ní yǐn)的意思:形容人贫穷到连喝水都成问题的境地。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山居(shān jū)的意思:指居住在山中,远离尘嚣的生活方式。
岁事(suì shì)的意思:岁数的事情;年纪大的人的事情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野色(yě sè)的意思:指自然界中的美丽景色,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容貌或风采。
中熟(zhōng shú)的意思:中熟是指人的年龄处于中间阶段,既不年轻也不老,正值壮年。
- 翻译
- 年迈但脚步依然轻盈,吟诗时无需倚杖而行。
独自一人在幽深的野亭,高大的树木容易听见秋的声音。
庄稼年景刚到丰收时,山居生活也平静安宁。
我不会拒绝在泥泞中行走,但请不要捕杀那些会鸣叫的动物。
- 注释
- 老去:年迈。
脚犹轻:脚步依然轻盈。
杖:拐杖。
行:行走。
孤亭:孤独的亭子。
深野色:幽深的野外景色。
高木:高大的树木。
秋声:秋天的声音。
岁事:年景。
中熟:刚好成熟。
山居:山间居住。
太平:安宁。
不辞:不拒绝。
遭泥饮:在泥泞中行走。
谨勿:请不要。
杀能鸣:捕杀会鸣叫的。
-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对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的诗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位老者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老去脚犹轻”表达了老者虽然年事已高,但行动依旧矫健,这种生机勃勃的生命力是非常令人赞叹的。而“吟边不杖行”则描绘出老者在自然中漫步时,即便没有拐杖的支持,也能自如地前行,显示了他与大自然之间和谐而深厚的关系。
接下来的“孤亭深野色,高木易秋声”则是对景色的描绘。孤亭在深邃的野外,是老者静坐之所,而四周的高树随着季节的变化轻轻地发出声响,这些都是自然界中的细微之处,却被老者捕捉并珍视。
“岁事才中熟,山居亦太平”则是老者的感慨。岁月匆匆,但在这宁静的山中,时间仿佛变得缓慢和成熟,每一天都是那么安详与平和。
最后,“不辞遭泥饮,谨勿杀能鸣”表达了老者对生命尊重的态度。即使是沐浴在泥泞之中,也不愿伤害任何能够歌唱的生命,这种对万物生灵皆需珍爱的观念,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体现。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智慧的深刻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龙吟.题沈晓沧年丈炳垣月夜渡海卷
阵云冷压艨艟,片帆如叶烟涛里。
忧时感遇,临流慷慨,素娥知未。
潮打征袍,雷轰虞鼓,睡龙惊起。
但浩歌击楫,问天不语,无人会、苍茫意。
将帅星辰有几。闪燐芒,欃枪犹指。
酒酣烛灺,望空搔首,壮心不已。
柱倚南天,剑横北斗,男儿谁是。
待扶桑日出,馀腥断瘴,借银河洗。
留客住
东风菜,叹多时、抛残乡味,枉了隋堤春色,绣畦相待。
欲问樊楼浅酌,旧梦何处,剩有承筐新翠,压担馀寒,相思市桥吟卖。
赏心再。负绮语潘郎,春明词债。
纤手青丝,莫任年华催改。
此际晶盐一箸,赋才无碍。
句好应寄南雁影,指莺脰、水边按谱人在。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