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用韵答林中洲见问·其一》
《用韵答林中洲见问·其一》全文
明 / 叶春及   形式: 七言绝句

寒烟蔼蔼霏霏草绿江南春未归。

满树桃花君莫问,道人今已学无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蔼蔼(ǎi ǎi)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温和和善。

草绿(cǎo lǜ)的意思:形容植物或景色的颜色非常绿,非常鲜艳。

道人(dào ren)的意思:道人指的是修行道德修养的人,也可以指道德高尚的人。

霏霏(fēi fēi)的意思:形容烟雾、云气等密集而纷杂。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桃花(táo huā)的意思:桃花是指桃树开花的景象,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无为(wú wéi)的意思:指不做事、不行动、不作为的状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早春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替与自然界的微妙变化。

首句“寒烟蔼蔼雨霏霏”,以“蔼蔼”和“霏霏”两个叠词,生动地描绘了烟雾弥漫、细雨蒙蒙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静谧的氛围。这里的“寒烟”与“雨”不仅渲染了季节的特征,也暗示了环境的清冷与湿润,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次句“草绿江南春未归”,则将视线从远处的烟雨转向近处的江南草地,点明了春天尚未完全到来,但绿色已经悄悄铺展在大地上。这句诗巧妙地运用了“未归”二字,既表达了春天还未完全降临的遗憾,又暗含着对新生与希望的期待。

第三句“满树桃花君莫问”,转而聚焦于春天的象征——桃花。诗人在这里使用了“莫问”的语气,仿佛是在邀请读者一同欣赏这满树盛开的桃花,同时也暗示了桃花的美丽与短暂,引人深思。桃花的盛开不仅是春天的标志,也是生命短暂而美好的象征。

最后一句“道人今已学无为”,将视角拉回至诗人自身,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这里的“道人”可以理解为诗人自指,或是对某种精神追求者的比喻。通过“学无为”这一表述,诗人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顺应与内心的宁静,展现出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江南春日图景,同时蕴含了对生命、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叶春及
朝代:明   字:化甫   籍贯:浙江归安   生辰:1532—1595

叶春及,[明](公元1532年至1595年)字化甫,号石洞,明代广东惠州归善县人。生于明世宗嘉靖十一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年六十四岁。“刚方廉介,学行表表”,一生上疏甚多,《广东文征》收其奏疏四篇。著述甚丰,有《絅斋集》、《肇庆志》、《顺德志》、《永安志》、《惠安志》。亦为西湖、罗浮山留下很多题记,其中尤为出名的是罗浮山石洞山房的《逃庵记》摩崖石刻。
猜你喜欢

借园杂咏·其二访旧

白社曾游处,朱门今几重。

云峰仍故态,水镜变衰容。

地主闻虚席,山人许寄踪。

鹿门知可托,垂老愿相从。

(0)

春日偶成

经时何事苦吟生,藓径迟徊觅句行。

二月东风催鸟语,一桥春水照人清。

柳枝乍长连虚阁,云影閒拖出短楹。

无限幽怀徒自写,昨宵犹喜鹤来声。

(0)

谒龙山国恩寺

萧森古寺对空山,六代真源仰圣颜。

池水尚流曾浴处,居人谁掩旧柴关。

青林古木三春里,晴日高荣一照间。

何限荆榛虚怅望,白云无恙向人间。

(0)

过古安吊季叔行人见海公

梦断围棋秋复秋,堪怜屐齿折高丘。

忽惊短棹魂游处,空见长江水自流。

漠漠关山悬北蓟,濛濛烟雨锁南洲。

好将往事超生死,莫向皇华忆旧游。

(0)

中秋偶作

寒岩老去不知秋,水浅溪清亦自流。

荒草独留风力劲,黄花何喜客情愁。

松间月出人探少,桐井寒深茗饮休。

自与青山相对久,西堂钟起未回头。

(0)

雪鸿居士偕诸护法入山游兴既倍群贤留题复迈前哲小作志喜·其二

好处留题遍,篇章满画图。

高深今始尽,俊逸向来无。

顽石开生面,春花发朽株。

谁知造化手,竟与巨灵符。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