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又 同 敖 侄 韵 宋 /苏 颂 不 见 山 翁 住 翠 微 ,空 传 金 刹 自 前 齐 。晓 猿 夜 鹤 休 惊 恐 ,泽 雉 林 乌 自 雊 啼 。客 到 上 方 思 寄 傲 ,僧 携 素 板 乞 留 题 。重 寻 黄 鹄 飞 翔 处 ,尽 日 无 人 为 指 迷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翠微(cuì wēi)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飞翔(fēi xiáng)的意思:指鸟类在空中飞行,也借指人或物在空中翱翔。
黄鹄(huáng hú)的意思:指高尚的品德和才能出众的人。
寄傲(jì ào)的意思:将个人的傲气、自信寄托于某种事物或境遇之中。
金刹(jīn shā)的意思:指佛寺的主殿或塔刹,也泛指佛寺。
尽日(jìn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惊恐(jīng kǒng)的意思:形容非常惊恐、害怕的样子。
留题(liú tí)的意思:留题指的是在文稿、书信、字画等上面留下题词或题字。
人为(rén wéi)的意思:由人为主动创造或引起的事物或行为。
山翁(shān wēng)的意思:指老人、老头子,也可指隐居山间的人。
上方(shàng fāng)的意思:指在位置或地位上高于某人或某物。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泽雉(zé zhì)的意思:指有德行的人得到了恩惠,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指迷(zhǐ mí)的意思:指迷是一个描述人们在迷惑、困惑中无法指明方向或找到出路的成语。它表示人们在面对问题或困境时感到迷茫和无助。
- 注释
- 山翁:隐士。
翠微:青翠的山峦。
金刹:金色佛塔。
齐:并立。
晓猿:清晨的猿猴。
夜鹤:夜晚的鹤鸟。
泽雉:野鸡。
林乌:林中的乌鸦。
雊啼:鸣叫。
上方:高处。
寄傲:寄托傲骨之情。
素板:白板(古代用于写字的平板)。
留题:留下题诗。
黄鹄:大雁或天鹅。
飞翔处:翱翔的地方。
无人:没有别人。
指迷:指点迷津。
- 翻译
- 没见到山翁居住在青翠的山峦间,只听说从前有座金色佛塔与它并立。
无论是清晨的猿猴还是夜晚的鹤鸟,都不必惊慌,野鸡和林中的乌鸦自然会鸣叫。
来访的客人在高处思考着寄托傲骨之情,僧人拿着白板请求我留下题诗。
再次寻找那黄鹄曾经翱翔的地方,整日却无人能为我指点迷津。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中的高士,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远离尘世、心灵自在的向往。
“不见山翁住翠微,空传金刹自前齐。”这里的“山翁”指的是隐居于深山之中的高士,而“翠微”则是山中的一处幽静之地。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那位高士的敬仰和羡慕,同时也反映出自己对于那种超然物外、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接下来的“晓猿夜鹤休惊恐,泽雉林乌自雊啼。”则是对山中生灵活动的描绘。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象传达了一种宁静而又和谐的氛围,表明在这样的环境中,连动物们也能感受到一种没有惊恐的平和生活。
“客到上方思寄傲,僧携素板乞留题。”这里,“客”指的是诗人自己,而“上方”则是山中的某一处地点。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当自己游历到那片宁静之地时,对那位高士的敬仰和思念,甚至希望能留下一些文字以资纪念。
最后,“重寻黄鹄飞翔处,尽日无人为指迷。”则是诗人在山中寻找那种高远自由的生灵,如同传说中的“黄鹄”(可能指的是仙鹤或其他神鸟),希望能找到那份超脱尘世的境界。然而,“尽日无人为指迷”则表明,在这样的追求过程中,诗人也感受到了一种孤独和迷茫,因为在寻找那种高远之物时,常常会感到方向不明。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隐士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追求心灵自由的渴望。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丝孤独和迷茫感,这可能是因为在现实世界中寻找那份理想中的宁静和自由并不容易。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