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城带远林,落日动寒砧。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五 云 门 晚 归 宋 /陆 游 高 城 带 远 林 ,落 日 动 寒 砧 。行 客 自 朝 暮 ,青 山 无 古 今 。衰 迟 惭 逸 气 ,忧 患 足 危 心 。溪 迮 滞 归 艇 ,何 时 春 水 深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朝暮(zhāo mù)的意思:指一天的早晨和傍晚,也指时间的短暂和转瞬即逝。
春水(chūn shuǐ)的意思:春天的水,比喻希望或新生。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衰迟(shuāi chí)的意思:衰落、衰退、迟延
危心(wēi xīn)的意思:担心或忧虑
行客(xíng kè)的意思:行人、旅客
逸气(yì qì)的意思:指心境超然、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也可指人的气质高雅、不拘小节。
忧患(yōu huàn)的意思:指忧虑和担忧,特指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困难和危险感到担心。
- 注释
- 高城:高耸的城墙。
远林:远处的树林。
落日:傍晚的太阳。
寒砧:寒冷季节里用来捣衣的石砧。
行客:旅行的人。
朝暮:早晚。
青山:青翠的山峦。
古今:时间的久远。
衰迟:衰老迟缓。
惭逸气:对年轻活力的惭愧。
忧患:忧虑和困苦。
危心:担忧的心情。
溪迮:溪流狭窄。
滞:停滞。
归艇:归乡的小船。
春水深:春天水位上涨。
- 翻译
- 高高的城墙环绕着远处的树林,落日的余晖触动了寒冷的捣衣声。
旅人从早到晚不停歇,青山岁月悠悠,没有古今之别。
年老体衰,我感到惭愧,缺乏年轻人的活力,忧虑和困苦足以让人心生危惧。
小溪狭窄,阻碍了我的归舟,何时才能等到春水涨满,便于归航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感伤的傍晚归途画面。"高城带远林"写出了城郭依傍着远处的树林,夕阳映照下显得孤独而静谧。"落日动寒砧"则通过寒砧声,暗示了秋意渐浓和家人的思念,增添了诗的凄凉氛围。
"行客自朝暮"表达了旅人日复一日的漂泊生活,强调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青山无古今"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时空观念,暗示青山不改,人事如梦,流露出淡淡的沧桑感。
诗人感慨自己年事已高,"衰迟惭逸气",感叹壮志未酬,而"忧患足危心"则揭示了内心的忧虑与不安。最后,"溪迮滞归艇,何时春水深"以溪流阻碍归舟,寓言人生道路的艰难,以及对春天深水到来、归期未知的期盼,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哲理于自然之中,展现了陆游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对家国的深深忧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谢蕴山方伯苏潭图
南昌山色如青玉,下照澄江千里绿。
倚江都会贤俊居,各起亭台带修竹。
先生小园堂数弓,聚书万卷花萼红。
四方名士春秋同,举觞吟啸于其中。
游赏年年情未足,世推丰玉兼饥谷。
使节东领黄河堤,法冠北上太行麓。
独于钱塘治绩多,来旬再莅西湖曲。
杭州前后瞻苏公,先生事与东坡同。
小园旧以苏潭命,或疑前定天所通。
谶占小数何足道,先生本忆南康好。
因怀苏步作苏潭,更著新图写昔抱。
君不见安石东山在越中,金陵亦托东山号。
当时曾治循海装,中原事定思一航。
威仪山泽百世芳,远述祖德何能忘!
功名卓越人间事,自古男儿悲故乡。
《题谢蕴山方伯苏潭图》【清·姚鼐】南昌山色如青玉,下照澄江千里绿。倚江都会贤俊居,各起亭台带修竹。先生小园堂数弓,聚书万卷花萼红。四方名士春秋同,举觞吟啸于其中。游赏年年情未足,世推丰玉兼饥谷。使节东领黄河堤,法冠北上太行麓。独于钱塘治绩多,来旬再莅西湖曲。杭州前后瞻苏公,先生事与东坡同。小园旧以苏潭命,或疑前定天所通。谶占小数何足道,先生本忆南康好。因怀苏步作苏潭,更著新图写昔抱。君不见安石东山在越中,金陵亦托东山号。当时曾治循海装,中原事定思一航。威仪山泽百世芳,远述祖德何能忘!功名卓越人间事,自古男儿悲故乡。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8167c6c34dbffe0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