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磬风中袅,孤灯雪后青。
须防童子戏,投瓦犯清泠。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观台》。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出世离俗思想和高远志趣的诗句。
"三界无所住,一台聊自宁。"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世间纷争、尘世烦恼已经看破,心中只有超然物外的一座虚空台观,可以让自己得到片刻的安宁。
"尘劳付白骨,寂照起黄庭。" 这里写的是将尘世的辛劳和烦恼都交给了白骨,即死亡,将心灵的光芒寄托在道家的黄庭之上,追求精神上的解脱和升华。
"残磬风中袅,孤灯雪后青。"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独立自处的情景,残磬即残余的磬石,用来比喻诗人在尘世中的孤独与坚守;而“孤灯雪后青”则是形容夜深人静之时,那盏孤灯依旧坚持着光明,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状态。
"须防童子戏,投瓦犯清泠。" 这两句警示诗人要时刻提防外界的干扰和世俗的诱惑,如同儿童的玩耍不可小觑一样,任何轻率的行动都可能打破内心的平静。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比世间与超脱、尘劳与清净等主题,表达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在宁静的心境。它不仅展示了苏轼深厚的文学功底,更体现出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丰富表达。
江心捧出,又月明、今夜镜中人记。
怎样秋颜寒又瘦,年似此宵还几。
三匝飞乌,孤拳作鹭,无数征袍泪。
风潮力大,一场鏖战兵戏。
除却蜡炬不烧,蛮笺未写,梦也和愁寄。
最在凤凰台上过,没处觅清凉地。
铁笛横吹,铜琶侑酌,定满咸阳市。
剑光如雪,旧痕磨缺题字。
蓼红蘋白,正良夜新秋,溽暑初去。
偏是悲秋秋士,与秋先遇。
西风似解相违久,祇著意飕飗庭树。
一番凉月,一番清露,一番疏雨。曾记得紫萸黄菊。
我扶病登台,送君行处。几度流光,又听元蝉哀诉。
秋来秋去无人管,祇不许朱颜如故。
登高携酒,向天搔首,问天不语。
梅娇乍逗簪,苔密初胜屧。下廊裙带重、微风揭。
无言有意,不许人撩拨。断红生半靥。
蓦地回头,此时教恁抛撇。歌纨啼素,泪染相思箧。
残灰书细字、看看灭。争知恨网,不为春蚕设。
今后从休说。着甚缠绵,尽伊无个销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