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光 和 年 西 岳 碑 宋 /强 至 瘦 硬 光 和 字 ,崔 巍 太 华 碑 。镌 模 森 骨 立 ,点 画 宛 鳞 差 。内 有 通 神 笔 ,前 无 绝 妙 辞 。茅 斋 千 载 后 ,玩 古 独 心 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崔巍(cuī wēi)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巍峨壮丽。
点画(diǎn huà)的意思:指细微、琐碎的工作。
骨立(gǔ lì)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质或气质非常坚强,刚正不阿。
绝妙(jué miào)的意思:非常出色或极其美妙
鳞差(lín chà)的意思:形容事物纷繁复杂,错综复杂。
茅斋(máo zhāi)的意思:指清净的茅草房,比喻修身养性,追求宁静和精神净化。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神笔(shén bǐ)的意思:指写作、绘画或创作出色、超凡脱俗的才能。
瘦硬(shòu yìng)的意思:形容人体瘦削而有力。
太华(tài huá)的意思:形容事物华丽、壮丽、美好。
无绝(wú jué)的意思:没有终止,永不停止
心知(xīn zhī)的意思:指内心深处明白、体会到的事情或道理。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对《光和年西岳碑》的题咏。诗中,他首先赞美了碑文的瘦硬与光洁,形象地形容为“瘦硬光和字”,显示出书法的刚劲有力。接着,他将碑刻比作崔嵬的太华山,寓意其高大雄伟,富有气势。诗人进一步细致描绘了碑文的雕刻工艺,称其为“镌模森骨立,点画宛鳞差”,意指线条深沉如骨,笔触生动如鱼鳞,展现出精湛的艺术技巧。
诗人认为碑文内含着超越常人的艺术才华,即“内有通神笔”,而其文字之美更是前所未有的“前无绝妙辞”。他想象千年之后,自己在茅舍之中欣赏这古老的碑刻,仍然能深深感受到其中的魅力,表达了对古物珍视和敬仰之情,以及对书法艺术永恒价值的认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诗人对中国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