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丁香湾》
《丁香湾》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缉]韵

平潭澹不流,寒影群峰集。

斜阳一以照,彩翠忽堪拾。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彩翠(cǎi cuì)的意思:形容色彩鲜艳的宝石或鸟羽毛。

平潭(píng tán)的意思:平潭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平”表示平静、平稳,而“潭”指的是湖泊或水潭。因此,平潭的基本含义是指水面平静、没有波澜的湖泊或水潭。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层次感的画面。首句“平潭澹不流”,以“平潭”为背景,用“澹”字形容水面的平静,仿佛是静止不动的,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不流”二字则强调了这种静止的状态,给人一种深邃、深远的感觉。

接着,“寒影群峰集”一句,将视线从水面转向远处的山峦,寒意中聚集着群峰的倒影,既表现了环境的冷清,也暗示了山与水之间的和谐关系。这里运用了“寒影”这一形象,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景象,还通过“寒”字传递出一种情感色彩,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斜阳一以照”是画面的转折点,随着斜阳的照射,整个场景似乎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阳光洒在水面上,反射出斑斓的色彩,同时也照亮了周围的山峰,使得原本静谧的景色变得生动起来。这里的“彩翠忽堪拾”,用“彩翠”来形容阳光下的山色,既体现了色彩的丰富,又暗示了这种美景是可以被人们欣赏和享受的。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景观,既有对静态美的捕捉,也有对动态变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洞仙歌

吴罂小小,看非瓷非玉。似饱花神万钟粟。

有饭钞、云子囊锁云罗,春尽也、蝶税蜂粮自足。

问谁明月下,斸罢金锄,鸾帚轻匀画阑曲。

艳绝女儿妆,粉白香红,又衣袖、回黄转绿。

配崖蜜、煎来十分甜,笑一盏新尝,味逾饧粥。

(0)

江城梅花引

昨宵疏雨滴空斋。怕春来。竟春来。真个春来。

百事费安排。

整了薄妆眉未扫,镇无语,悄钩帘、步碧苔。碧苔。

碧苔。上闲阶。停绣鞋。倚玉台。

数也数也,数不尽、花落花开。

只问柳梢,青眼为谁抬。

紫燕黄鹂都不语,还待要,背东风、各自猜。

(0)

三字令

秋色里,画屏空。晚来风。杨柳瘦,海棠红。

月移帘,帘锁月,两朦胧。人未散,曲先终。听归鸿。

银甲冷,玉弦松。坐无聊,眠也罢,莫惺忪。

(0)

浪淘沙

莲漏正迢迢。凉馆灯挑。画屏秋冷一枝箫。

真个曲终人不见,月转花梢。何处暮鼓敲。

黯黯魂消。断肠诗句可怜宵。

莫向枕根寻旧梦,梦也无聊。

(0)

一络索.春闺

惯送好春归去。怕和花语。

一帘残梦醉醒中,禁得这番红雨。群玉山头仙侣。

乱云无处。不须乡泪染江流,倩个燕儿传与。

(0)

玉楼春.寄别四娘

风波忽起催人去。肠断一朝分燕羽。

无端残梦怯相逢,梦破更添愁万绪。

扁舟暂舣鸳鸯渚。几度短长亭畔雨。

雨声欲逐泪痕多,知道泪痕多几许。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