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即来言和答公任侍郎·其三》
《即来言和答公任侍郎·其三》全文
宋 / 释守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遇]韵

大劫来没作做今日非新昨非故。

回光暂借瞥时间,豁见长灵得度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灵(cháng lí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具有灵活、敏捷的特点。

大劫(dà jié)的意思:指灾难降临或危险来临的时刻。

得度(de dù)的意思:指人的行为举止得体、合宜,不过分、不失分寸。

回光(huí guāng)的意思:回光指事物逆转,从逆境中恢复生机,重新焕发活力。

见长(jiàn zhǎng)的意思:指某种特质、能力或特点得到发展和提高。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旷大(kuàng dà)的意思:形容规模宏大、辽阔广袤。

日非(rì fēi)的意思:指对某人或某事毫不客气地批评、指责。

时间(shí jiān)的意思:指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即逝。

昨非(zuó fēi)的意思:指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不再重要或有关。

作做(zuò zuò)的意思:指做事情的方式、态度或行为。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的释守卓所作,名为《即来言和答公任侍郎(其三)》。诗中运用了禅宗的哲理,探讨了时间和变化的本质。

“旷大劫来没作做”,开篇便以“旷大劫”描绘时间之久远,暗示宇宙万物自始至终的变化过程。这里的“没作做”可以理解为一切事物从无到有的生成过程,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万物的变迁。

“今日非新昨非故”,接着诗人指出,无论是今天还是昨天,都不是固定不变的状态,都在不断地变化之中。这句诗反映了时间的流动性和事物的相对性,提醒人们要认识到一切都在变化之中,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回光暂借瞥时间,豁见长灵名得度。”最后两句,诗人通过“回光”这一形象,比喻短暂的觉醒或洞察,强调了在短暂的时间内,通过内心的反省和觉悟,能够豁然开朗,见到长久以来的真理,从而获得心灵的解脱和度化。这里蕴含了佛教中关于修行和觉悟的思想,即通过短暂的觉醒,达到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实现心灵的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禅宗的智慧,探讨了时间、变化与觉悟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和对心灵解脱的追求。

作者介绍

释守卓
朝代:宋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猜你喜欢

九日

天涯霜露羁离久,海内风尘归思赊。

万里穷途双白鬓,一尊浊酒对黄花。

频年奔走哀王粲,落日登临忆孟嘉。

绝塞欢娱易萧瑟,悲来忍泪望京华。

(0)

题分水岭两绝·其一

呜咽泉流万仞峰,断肠从此各西东。

谁知不作多时别,依旧相逢沧海中。

(0)

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其一

九重仁圣不忘远,庶狱哀矜轸虑深。

本恕定知黄霸用,无刑端契有虞心。

(0)

由洞庭入五田

一汀红糁蓼花天,滴滴清寒晓露圆。

回首洞庭山半点,伤心桂岭路三千。

诗魂夜寄青林月,渔唱声回绿树烟。

却笑陶朱不如我,我无西子与同船。

(0)

度九曲岭

崎岖石径起江滨,寸步登天苦瘦身。

行到三叉开路口,更从隔岭问樵人。

(0)

名传玉陛星辰晓,泽霈金枝雨露春。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