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去公》由清代诗人胡藻所作,通过对比两位历史人物,展现了诗人对“多情”与“垂老”的不同理解与感慨。
首句“多情顾曲周公瑾”,借用了三国时期著名将领周瑜的故事。周瑜不仅在军事上才华横溢,还以善解音律著称,故有“顾曲周郎”之称。这里“多情”一词并非指情感上的多情,而是借喻周瑜在艺术、音乐方面的深厚造诣和高雅情趣。诗人通过这一典故,表达了对那些在某一领域有着独特才华和深刻理解的人的赞美。
次句“垂老填词沈去矜”,则转向了另一段历史。沈去矜是明朝末年的文学家,以填词见长。这里的“垂老”不仅指年龄的老迈,更蕴含着一种对生命即将结束的感慨。诗人通过描述沈去矜在晚年仍然坚持创作,表达了对那些即使在生命最后阶段仍不放弃追求、坚持自我表达的精神的敬佩。
整首诗通过对比周瑜和沈去矜的不同人生阶段和追求,探讨了“多情”与“垂老”在不同情境下的意义。周瑜的“多情”体现在他对艺术的热爱和深入理解,而沈去矜的“垂老”则体现了即便在生命的暮年,依然保持对创作的热情和执着。这种对比,既是对两位历史人物的颂扬,也是对后世的一种启示:无论处于何种年龄,对美的追求、对自我价值的探索都是值得尊重和赞美的。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