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杖閒挑菜,攀枝齼摘梅。
《新春即事二首·其一》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必胜(bì shèng)的意思:必定获胜,必然胜利
春事(chūn shì)的意思:指男女之间的情事或性事。
登台(dēng tái)的意思:指上台演出或发表演说。
和风(hé fēng)的意思:指温和、和善的风格或氛围。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披拂(pī fú)的意思:整理衣冠。也指整顿言行、修身养性。
岂必(qǐ bì)的意思:用于反问,表示事情并非一定如此。
太牢(tài láo)的意思:太牢是指监狱中的牢房,也用来比喻囚禁、束缚或局限。
桃符(táo fú)的意思:桃符是指道教中用桃木制作的符咒,用于驱邪辟邪、祛病延寿的道具。在成语中,桃符比喻有神奇力量的符咒或物品。
挑菜(tiāo cài)的意思:挑选菜品,比喻挑选事物或人才。
有味(yǒu wèi)的意思:形容事物具有特殊的风味、韵味或趣味。
- 翻译
- 竹筒里的鞭炮声宣告着寒冬已过,春联带来了春天的气息。
和煦的春风轻轻吹过,温暖的阳光在周围徘徊。
我悠闲地拿着手杖,随意挑选路边的蔬菜,还攀上树枝摘取梅花。
虽然丰盛的宴席美味可口,但怎能比得上登高赏景的乐趣呢。
- 注释
- 竹爆:竹筒里的鞭炮。
腊寒:寒冬。
桃符:春联。
春事:春天的气息。
和风:和煦的春风。
披拂:轻轻吹过。
暖日:温暖的阳光。
徘徊:在周围逗留。
曳杖:拿着手杖。
閒挑菜:随意挑选蔬菜。
攀枝:攀上树枝。
齼摘梅:摘取梅花。
太牢:丰盛的宴席。
岂必:怎能。
胜登台:比得上登高赏景。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新春佳节的景象,通过"竹爆"和"桃符"这两个传统春节元素,展示了冬去春来的时节转换。"和风"与"暖日"的描绘,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渐浓,诗人悠闲地"曳杖挑菜","攀枝摘梅"的动作,体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享受。最后两句"太牢虽有味,岂必胜登台"表达了诗人认为,尽管丰盛的年肴美味,但还是不如户外活动和自然之乐更能带来内心的满足。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新,富有生活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