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报国(bào guó)的意思:为国家贡献力量,为国家做出奉献。
别情(bié qíng)的意思:离别时的情感
鬓毛(bìn máo)的意思:指额角两侧的头发,用来比喻年龄。
尺水(chǐ shuǐ)的意思:比喻程度相差悬殊,无法相提并论。
盍簪(hé zā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才能或品德超过了一般人,不应该局限于某个小圈子,而应该广泛地展示给大家。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葵倾(kuí qīng)的意思:倾斜的向阳一面
来人(lái rén)的意思:指需要帮助或支援时,呼唤他人前来。
老去(lǎo qù)的意思:指人年纪渐长,年老体衰。
离筵(lí yán)的意思:指离开宴席或宴会,表示宴会结束或离开宴席的意思。
龙潭(lóng tán)的意思:比喻险恶的处境或困难。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千尺(qiān chǐ)的意思:形容高度很高或长度很长。
人事(rén shì)的意思:指人的事情或人的事务。
潼关(tóng guān)的意思:指担心、忧虑的心情。
- 翻译
- 向西进入潼关的道路,何时能再相聚共戴冠簪。
近年来人事变迁无常,年岁增长白发渐渐侵染。
宴会上的花朵沾染了离别的泪水,我像向日葵一样忠诚报效国家的心。
即便是深千尺的龙潭之水,也不及离别之情这般深沉。
- 注释
- 潼关:古代关隘,位于陕西中部,此处象征着旅途的终点或转折点。
盍簪:古代男子成年礼的一种象征,指成人后不再束发,而是戴上簪子,此处代表重逢或团聚。
人事改:人事变迁,指社会、环境或人际关系的变化。
鬓毛侵:形容年老,鬓发渐白,暗示岁月流逝。
离筵泪:离别宴会上的泪水,表达离别之苦。
葵倾:比喻忠诚,如向日葵始终面向太阳,此处象征对国家的忠诚。
龙潭:比喻极深且危险的地方,这里可能暗指深深的思念或情感。
别情深:离别的深情,强调分离时的情感深厚。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愁和对国家的担忧,诗人以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不确定的忧虑。
"西入潼关路,何时更盍簪。" 这两句开启了全诗的意境,潼关一向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是离别之处。诗人通过提问自己的归期,表达了对远行和离别的无奈。
"年来人事改,老去鬓毛侵。" 这两句写出了时光易逝,人世沧桑,以及个人的衰老。这不仅是个人命运的变化,也映射出时代的变迁。
"花染离筵泪,葵倾报国心。" 花和草都被离别之泪所浸染,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伤。而“葵倾”则是比喻诗人的忠诚和对国家无尽的关怀。
"龙潭千尺水,不似别情深。" 龙潭之水以其深邃著称,诗人借此形容自己的情感之深厚,这种情感与常人的不同,它蕴含着更为复杂的情愫和对国家的忠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个人情感和时代变迁的抒发,展示了诗人深沉的离别之情和对国家深切的牵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野兴
夏雨滋众绿,卉木何萋萋。
种花官荷锄,种菜吏分畦。
菀彼木芙蓉,丛生颇不齐。
呼童植前庭,秋来花满蹊。
置物贵得所,一一全天倪。
虽无负郭田,且畜五母鸡。
朝餐煮粟米,晚食炊黄齑。
有时月色来,斗酒谋诸妻。
随意两三杯,弄笔为无题。
若问个中趣,欲指已复迷。
馀故里无家久寓吴下去年于马医巷西头买得潘氏废地一区筑室三十馀楹其旁隙地筑为小园垒石凿池杂莳花木以其形曲名曰曲园乙亥四月落成率成五言五章聊以纪事·其四
曲园虽褊小,亦颇具曲折。
达斋认春轩,南北相隔绝。
花木隐翳之,山石复嵲屼。
循山登其巅,小坐可玩月。
其下一小池,游鳞出复没。
右有曲水亭,红栏映清冽。
左有回峰阁,阶下石凹凸。
遵此石径行,又束出自穴。
依依柳阴中,编竹补其阙。
筑屋名艮宦,广不逾十笏。
勿云此园小,足以养吾拙。
别详曲园记,吾兹不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