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四季雁四首·其三》
《四季雁四首·其三》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西风初动望衡阳,却怪衔芦机未忘。

斜度大江秋水怯,一行倒影入寒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大江(dà jiāng)的意思:形容大江奔流向东流去,意味着时光流转,世事变迁。

倒影(dào yǐng)的意思:指事物在光线的照射下,通过反射在水面、镜子等物体上形成的影像。

秋水(qiū shuǐ)的意思:形容水面清澈透明,如秋天的水。

望衡(wàng héng)的意思:

形容住处接近。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甲与乙,望衡而居,皆宦裔也。”参见“ 望衡对宇 ”。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衔芦(xián lú)的意思:指人们在重要场合或庄重场合时,以身体力行、言行举止谨慎慎重,不敢有丝毫马虎之态。

斜度(xié dù)的意思:指事物的倾斜程度或角度。

一行(yī xíng)的意思:一行指的是一排或一行人或物,也可以表示同一行业或同一职业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雁群在秋季迁徙的情景,充满了季节变换的诗意与自然之美。

首句“西风初动望衡阳”,以“西风”点明季节,暗示秋季的到来,而“衡阳”则是雁南飞的传统目的地,引出雁群即将迁徙的主题。次句“却怪衔芦机未忘”,运用拟人手法,将雁群比作具有智慧和情感的生物,它们在迁徙途中依然记得衔芦以避风雨,展现出雁群的智慧与生存策略。

第三句“斜度大江秋水怯”,描绘雁群穿越宽阔的大江时的景象,通过“斜度”表现雁群飞行的姿态,同时“秋水怯”则赋予了江水以情感色彩,暗示了雁群面对自然环境的敏感与谨慎。最后一句“一行倒影入寒塘”,以雁群倒映在寒冷池塘中的画面结束全诗,既展现了雁群迁徙的壮观,又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寓意着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与生命的流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雁群迁徙过程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也蕴含了对生命旅程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法则的敬畏之情。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岁暮

岁暮崔寒景,凄然自掩扉。

眼花看字小,身瘦觉衣服。

异地人情薄,家乡鱼雁稀。

一心无著处,空复忆庭闱。

(0)

胡明宫词·其十

碧槛红栏十二重,罗衣绣带尽当风。

由来天上无人地,何事堤防问守宫。

(0)

送孟调大侄南还

相对疑梦寐,言别百愁生。

孤飞易为感,使我心魂惊。

聚散人生常,此别难为情。

尔我本一树,相期共枯荣。

尔今折枝条,芽肄何时萌。

沾润我本怀,老髦愿难行。

尔今返吴中,闭门守硁硁。

勉哉崇令德,努力以扬名。

取法不在远,祖父有遗型。

周亲我老矣,垂涕重丁宁。

(0)

题自绣梅花诗图·其三

身后君无封禅书,回文老去底须摹。

他时留与儿孙看,此是安人绣字图。

(0)

戽水谣

绿杨深沉塘水浅,轣辘车声满疆畎。

倒挽河汉上陇飞,渴乌衔尾回环转。

今夏旱久农心劳,西风刮地黄尘高。

原田迸裂龟兆坼,引水灌之如沃焦。

男妇足茧更流血,鞭牛日夜牛蹄脱。

田中黄秧料难活,村村尽呼力已竭。

(0)

广陵杂咏·其二

一榻残书兼旅思,半窗镫火与疏钟。

静看六代江南志,坐尽维扬夜雨浓。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