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断夜窗松月在,迹存春径雨苔微。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风鸟(fēng niǎo)的意思:比喻一个人的行动轻盈、迅速,像风一样自由自在。
海上(hǎi shàng)的意思:指在海上,常用来形容船只在海上航行。
何遽(hé jù)的意思:指行动迅速,毫不迟疑。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鸟雀(niǎo què)的意思:鸟的种类。
泮水(pàn shuǐ)的意思:指大量的水流淌或涌动。
蹁跹(pián xiān)的意思:形容行走或舞蹈时姿态轻盈、优美。
坡老(pō lǎo)的意思:指人年老体衰、行动不便。
凄风(qī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声凄凉、哀怨。
松月(sōng yuè)的意思:指松树下的明月,比喻高洁清雅的品质或高尚的人格。
相违(xiāng wéi)的意思:相互矛盾,相互抵触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杏坛(xìng tán)的意思:指古代文人在杏树下讲学或议论文艺之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哀愁与宁静的画面,通过“题蔡教谕先生鹤冢卷”这一标题,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感慨。王绂以细腻的笔触,将鹤冢的景象与历史人物的情感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既悲凉又带有超脱之感的艺术氛围。
首联“琴罢杏坛长自舞,蹁跹何遽永相违”,以“琴罢杏坛”暗指蔡教谕先生的教育生涯已结束,而“长自舞”则暗示其精神不灭,如同鹤一般自由自在地翩翩起舞,表达了对逝者精神永存的赞美。然而,“何遽永相违”一句,又透露出对逝去生命的不舍与遗憾,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
颔联“漫追坡老舟中梦,谁复丁仙海上归”,借用了苏轼(坡老)和丁仙(传说中的仙人)的典故,表达了对逝者生前梦想与追求的追忆,同时也暗示了对逝者是否能如愿以偿的疑问,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哀愁。
颈联“声断夜窗松月在,迹存春径雨苔微”,通过“声断”与“迹存”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消逝,同时“松月”与“春径雨苔”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凄美的自然景象,象征着逝者虽已离去,但其精神与影响依旧存在。
尾联“空留泮水萧萧冢,落日凄风鸟雀飞”,以“泮水”(古代学宫前的水池)与“萧萧冢”(荒凉的墓冢)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夕阳西下、凄风冷雨、鸟雀飞翔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哀悼之情,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终将归于寂静与自然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鹤冢景象的描绘,以及对逝者生平、梦想与精神的追忆,展现了深沉的哀思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语言凝练,情感丰富,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价值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