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怀深所作的《偈一百二十首》中的第七十八首。诗中描绘了一位年老的僧人慧林,从清净的佛门走入世俗的红尘,历经三年,却只能在红尘中徘徊,无法真正回归。诗中充满了对世事无常、人生无奈的感慨。
首句“慧林投老入红尘”,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和行动——一位年老的僧人,从清净的佛门步入了世俗的红尘。这既是对人物身份的介绍,也暗示了他与世俗世界的冲突与融合。
次句“俯仰三年成跺权”,描述了主人公在这三年间在红尘中的生活状态。这里的“跺权”可能是指在红尘中所经历的种种挫折与困顿,或是对权力的无奈妥协。这一句通过时间的流逝,展现了主人公在世俗世界中的挣扎与适应。
第三句“自笑欲归归未得”,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无奈。他渴望回到清净的佛门,但现实的束缚让他无法实现这一愿望。这一句通过自嘲的方式,深刻揭示了人在面对理想与现实冲突时的无力感。
最后一句“时时送客出都城”,则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在红尘中的生活状态。他虽然无法真正回归,但却时常以送客的方式与外界保持联系,或许这也是他在红尘中寻求的一丝慰藉。这一句不仅反映了主人公的孤独与寂寞,也暗示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某种接纳与适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年老僧人生活状态的描绘,反映了人在面对理想与现实、清净与红尘的冲突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在无奈中寻求自我安慰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和冲卿元日
天心欲销变,元会罢来朝。
新岁起今日,旧年犹昨宵。
冻云低覆阙,残雪稍封条。
又听驱傩鼓,群邪不可饶。
依韵和永叔都亭馆伴戏寄
去年锁宿得联华,二月墙头始见花。
今日都亭公感物,明朝太学我辞家。
次韵魏君宝光黄云观古风
重湖镜展心生凉,五老壁立背负芒。
中间只作如许屋,一观虽小意堂堂。
书生相业线不绝,故侯墨妙灯不灭。
与山三好孰四之,毕万有孙胸次阔。
抛梁不须伟儿郎,黄云高举天颉颃。
从龙作霖皆是物,迩来一足飞商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