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颂二十一首·其十三》
《偈颂二十一首·其十三》全文
宋 / 释智愚   形式: 偈颂  押[东]韵

夫蛊者最灵通不期而会,不约而同

拶著崖崩石裂,抛出金圈栗蓬

惊倒露柱,嚇煞灯笼

不知何处毒种,元来门里有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崩石(bēng shí)的意思:指山体崩塌,石块滚落的情景。比喻局势变动,事物发生重大变化或突变。

不期(bù qī)的意思:不期指不期望、没有预料到。表示事情出乎意料、超出预期。

灯笼(dēng lóng)的意思:比喻事物明亮、显露出来。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惊倒(jīng dǎo)的意思:非常震惊,使人吃惊到不能自持。

栗蓬(lì péng)的意思:形容人的头发乱糟糟的样子。

灵通(líng tōng)的意思:指人聪明、机智,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情况,具有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露柱(lù zhù)的意思:指掩饰不住的破绽或秘密被揭露出来。

抛出(pāo chū)的意思:丢弃、放弃、扔掉

元来(yuán lái)的意思:原本、本来的意思。

不约而同(bù yuē ér tóng)的意思:指多人在没有事先商量的情况下,做出相同的行为或达到相同的结论。

不期而会(bù qī ér huì)的意思:意外地遇见或发生的事情

鉴赏

这首诗名为《偈颂二十一首·其十三》,是宋代僧人释智愚的作品。它以独特的象征和隐喻手法,描绘了一种神秘而诡异的现象。"蛊者"在这里可能象征着某种难以预料的力量或变化,它悄然而至,带来强烈的影响,如同山石崩裂、金圈栗蓬般震撼人心。"惊倒露柱,嚇煞灯笼"形象地展现了这种力量的突然和强大,连自然界的物体都为之震动。最后两句揭示了问题的根源——"不知何处毒种,元来门里有虫",暗示着看似无迹可寻的混乱其实源自内部的隐患。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示了世间事物中隐藏的深层矛盾和危机,体现了禅宗对生活现象的独特洞察。

作者介绍

释智愚
朝代:宋   号:虚堂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生辰:1185年—1269年

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猜你喜欢

茅平仲南归寿母

家开幔亭宴,园侍板舆游。

海枣秦时色,江鲈晋代秋。

佳儿欢寿母,颂客集名流。

可是茅容学,长安遇介休。

(0)

朱同伯寄四韵见怀且示将游玉笥率尔和答

南游怜远瞩,西署负归耕。

愧我金茎下,思君玉笥行。

贫宁贪薄禄,老但厌浮名。

差可三升酝,犹供阮步兵。

(0)

德胜门候驾上陵

维皇肇殷礼,昌历万载期。

爰修寝园谒,感彼雨露滋。

六龙翼銮铃,八骏纷以驰。

前茅乌丸骑,后乘豹尾旗。

虔奉两宫行,躬示四国仪。

齐宫祾恩下,灵贶煜金支。

千官扈清跸,万姓瞻黄麾。

齐欢川岳宁,稽首陈雅诗。

(0)

杪秋刘子大宅同曾司马周光禄黎秘书诸公赏菊得花字

旧游何但似抟沙,执戟怜予鬓已华。

霜后谁移三径色,尊前犹醉五陵家。

高城夕漏偏留客,锦席秋灯半照花。

京洛群公簪弁地,明年应自忆天涯。

(0)

周选部入都闻吴山人卧病金陵念仆极至辄报此章

伏枕他乡几月瘳,秣陵萧瑟已深秋。

应知茗艼差为适,何处逍遥不可游。

缑岭客将骖白鹤,函关人自拜青牛。

书来莫问华阳馆,乞取丹砂老葛侯。

(0)

送邵长孺使江南

春草三看绿蓟原,上东门外忽销魂。

玉如江表诸侯客,瓜似秦时几代孙。

诏使金鸡行握节,公车铜马待还辕。

十年淮汝飘零色,归有斑衣足报恩。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