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与 用 文 师 宋 /梅 尧 臣 师 名 学 佛 者 ,何 乃 爱 吾 诗 。吾 方 嗟 世 人 ,各 各 事 奔 驰 。苍 鹰 绝 海 至 ,不 异 攫 鼠 鸱 。所 趋 有 远 近 ,所 向 皆 馁 饥 。漱 水 对 无 语 ,风 动 庭 树 枝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奔驰(bēn chí)的意思:指快速奔跑,形容行动迅速、疾驰的意思。
不异(bù yì)的意思:没有差别,没有区别
苍鹰(cāng yīng)的意思:比喻勇敢、威武的人。
风动(fēng dòng)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动力雄厚。
各各(gè gè)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各不相同,各有特点。
何乃(hé nǎi)的意思:用于疑问或反问,表示不解、迷惑、惊讶等情感。
名学(míng xué)的意思:指名家学问,特指研究名字学的学问。
馁饥(něi jī)的意思:指饥饿到极点,不能再忍耐。
世人(shì ré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所有的人。
树枝(shù zhī)的意思:形容事物根基深厚,稳固可靠。
所向(suǒ xiàng)的意思:指方向、目标或力量所指向的地方或对象。
无语(wú yǔ)的意思:没有话可说,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或看法。
学佛(xué fó)的意思:
(1).学习佛法。谓出家做和尚。 唐 方干 《贻亮上人》诗:“人间学佛知多少,浄尽心花只有师。” 唐 黄滔 《送僧》诗:“纔年七岁便从师,犹説辞家学佛迟。” 五代 徐夤 《山寺寓居》诗:“披緇学佛应无分,鹤氅谈空亦不妨。” 宋 李觏 《回明上人诗卷》诗:“学佛有餘力,吟诗过一生。”
(2).指信仰或研究佛教。 唐 郑愚 《潭州大沩山同庆寺·大圆禅师碑铭序》:“知余学佛,求为讚説。”《新五代史·杂传·马胤孙》:“ 胤孙 既学 韩愈 为文,故多斥浮屠之説,及罢归,乃反学佛,撰《法喜集》、《佛国记》行於世。”远近(yuǎn jìn)的意思:指距离远近,泛指任何地点、范围、时间的远近。
- 翻译
- 老师名叫学佛的人,为何却喜爱我的诗。
我正感叹世人们,各自忙碌不停歇。
苍鹰飞越大海而来,与捕鼠的鹞鹰无异。
它们的目标有远有近,所向之处皆因饥饿。
我漱口时默默无言,只有风摇动庭院的树枝。
- 注释
- 师名:老师的名号。
学佛者:修行佛法的人。
何乃:为何竟然。
吾诗:我的诗作。
嗟:叹息。
世人:世人。
各各:各自。
事奔驰:忙碌不已。
苍鹰:老鹰。
绝海:飞越大海。
不异:没有不同。
攫鼠鸱:捕鼠的鹞鹰。
所趋:所追求的方向。
远近:远近目标。
皆馁饥:都因为饥饿。
漱水:漱口。
无语:沉默无声。
风动:风吹动。
庭树枝:庭院的树枝。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作品《与用文师》,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师友之间交流的感慨。首句“师名学佛者,何乃爱吾诗”点出师者虽修佛道,却对诗有所喜好,显示出诗人对自己诗歌的自信和师者的独特品味。接下来,“吾方嗟世人,各各事奔驰”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人忙碌奔波的感叹,暗示了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苍鹰绝海至,不异攫鼠鸱”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翱翔于广阔天地的苍鹰,即使跨越大海,其目标也如同猫头鹰捕鼠般明确,暗示了诗人志向高远,追求的目标清晰坚定。“所趋有远近,所向皆馁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追求,无论目标多远,都是出于内心的饥饿(这里可以理解为精神上的饥渴),表现出诗人的执着。
最后两句“漱水对无语,风动庭树枝”以静谧的画面收尾,诗人独自面对清泉,默默沉思,只有风吹动庭树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寓言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对世事的淡然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与师友的互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理想追求的坚韧与淡泊。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