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孙巡检赴崖州》
《送孙巡检赴崖州》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迢递崖州海尽头,一官南去苦难留。

五更风雨鸡催晓,万里河山雁报秋。

久别谁怜长作客还乡那得与同舟。

如君才力登用,莫叹淹留滞一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才力(cái lì)的意思:指才华和能力。

登用(dēng yòng)的意思:指任用、使用某人,给予职位或机会。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河山(hé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领土。

还乡(huán xiāng)的意思:指离开故乡一段时间后,再次回到故乡。

尽头(jìn tóu)的意思:尽头指的是事物或情况的终点或末尾,表示达到极限或结束的状态。

久别(jiǔ bié)的意思:长时间分离或离开后再次相聚

苦难(kǔ nàn)的意思:指人遭受痛苦和困苦的经历或境遇。

留滞(liú zhì)的意思:停滞不前,无法前进或发展。

那得(nà de)的意思:表示事情不可能实现,无法达到预期结果。

如君(rú jūn)的意思:如同君主一样,有权力、有威严。

迢递(tiáo dì)的意思:形容路途遥远,行程漫长。

五更(wǔ gēng)的意思:指天亮前的最后一刻,也指深夜。

淹留(yān liú)的意思:被水淹没而留下来

与同(yǔ tóng)的意思:与同指的是与人和谐相处,互相友爱、互相帮助。

作客(zuò kè)的意思:在他人家中作客,暂时寄居。

鉴赏

这首明代金幼孜所作的《送孙巡检赴崖州》诗,以送别友人为背景,描绘了友人赴任路途之艰辛与孤独,以及对其未来的期许和鼓励。

首联“迢递崖州海尽头,一官南去苦难留”,开篇即点出友人前往的地点——崖州,位于海南岛的最南端,远离京城,路途遥远且艰难,表达了对友人此行的关切与不舍。

颔联“五更风雨鸡催晓,万里河山雁报秋”运用自然景象来渲染氛围,五更时分风雨交加,鸡鸣催促天亮,万里河山间大雁南飞,报知秋意已至。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友人旅途中的自然景观,也暗喻了友人离家远行,独自行走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颈联“久别谁怜长作客,还乡那得与同舟”表达了对友人长期漂泊异乡的同情,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友人离家已久,无人理解其孤独与辛酸,归乡之路更是孤单一人,无法与亲人共舟而行,凸显了离别之苦。

尾联“如君才力终登用,莫叹淹留滞一州”是对友人的鼓励与期待。诗人相信友人凭借才华与能力,最终会得到应有的认可与重用,不必为暂时的滞留而感到遗憾。这一句既是对友人个人能力的肯定,也是对其未来前景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也有对其未来前程的期许,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五言八首·其四

良田收百顷,兄弟犹工商。

却是成忧恼,珠金虚满堂。

满堂何所用,妻儿日夜忙。

行坐闻人死,不解暂思量。

贫儿二亩地,乾枯十树桑。

桑下种粟麦,四时供父娘。

图谋未入手,祇是愿饥荒。

结得百家怨,此身终受殃。

(0)

吊进士杨邺

名未荣身亲在堂,九重泉路去何忙。

夫妻镜里鸾分影,兄弟云中雁断行。

林木萧疏花失色,池亭牢落月无光。

思君欲向灵山哭,又恐猿闻更断肠。

(0)

题阙·其五十五

贫亲须拯济,富眷不烦饶。

情知苏蜜味,何用更添高。

(0)

十六日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分韵·其二

钟动锡山驿外,帆收浒墅桥边。

两岸晓风残月,几家古木寒烟。

(0)

十五日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分韵·其二

夜泊歌邀明月,晓行帆送东风。

峨峨山殿衔碧,隐隐驿楼露红。

(0)

秦淮即事

柳岸花溪淡沲天,恣携红袖放灯船。

梨园子弟觇人意,队队停歌燕子笺。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