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峰削玉蓉,霭霭蔚云浓。
欲深欣竹护,弄洁得泉淙。
遂与今宵宿,听他清夜钟。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重游潭柘岫云寺时所感受到的宁静与超脱。首句“峰峰削玉蓉,霭霭蔚云浓”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山峰如削成的玉芙蓉,云雾缭绕,景象壮丽而神秘。接着,“仙籁常盈耳,凡尘不入胸”表达了诗人置身于这仙境般的环境中心灵得到了净化,远离了世俗的烦恼,仿佛能听到仙乐在耳边回响。
“欲深欣竹护,弄洁得泉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竹林环绕,泉水潺潺,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最后,“遂与今宵宿,听他清夜钟”则点明了诗人决定在此过夜,静心聆听那悠扬的钟声,似乎在这一刻,时间与空间都变得格外宁静和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心灵净化的追求,体现了清雅脱俗的审美情趣和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我本山阳田舍叟,家有淮南数千亩。
江南倦客老不归,此田多为势家有。
犹记少年学牧时,去时日出归日西。
我生衣食仰此辈,爱之过于百里奚。
祗今辛苦耕砚席,无处卖文长绝食。
卷中邂逅黑牡丹,相逢喜是曾相识。
负郭无须二顷田,一双栗角能几钱。
数口之家便可饱,要如此图知何年。
平生富贵非所愿,城府近来尤可厌。
何时倒乘牛背眠东风,胜如仰看宣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