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丘与之言,仁义莫能奖。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采薇(cǎi wēi)的意思:采摘薇草。比喻以微薄的物品或微小的成果自慰。
长往(cháng wǎng)的意思:长时间地往某个方向前进或前往某个地方。
冠带(guàn dài)的意思:指戴在头上的帽子和系在腰间的带子,用来表示尊贵和地位高。也比喻高贵的地位和尊严。
国有(guó yǒu)的意思:由国家所有,属于国家所有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胡为(hú wéi)的意思:指胡乱行动,没有理由或目的。
击壤(jī rǎng)的意思:指打破土壤,比喻有力的言辞或行动能够震动人心,引起共鸣。
狂夫(kuáng fū)的意思:指行为狂妄、胡闹、不顾常理的人。
茫然(máng rán)的意思:形容心神迷惘,不知所措。
南陌(nán mò)的意思:指南方的大道或街道。
仁义(rén yi)的意思:仁义是指仁慈和公正的品质,表达了对他人的关爱和对正义的追求。
散发(sàn fà)的意思:散发指事物散布出去,散发出来。
事须(shì xū)的意思:事情需要、必须
未尝(wèi cháng)的意思:从来没有尝过,表示从未经历过某种事物或感受。
问天(wèn tiān)的意思:指发出悲痛或愤怒的呼声,向上天诉说自己的不满或苦难。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心想(xīn xiǎng)的意思:指心中所想,内心所愿。
行歌(xíng gē)的意思:指行走时唱歌,形容心情愉悦,无忧无虑。
无心想(wú xīn xiǎng)的意思:指没有心思或意愿去考虑、思考或追求某事物。
- 注释
- 楚国:古代的一个国家,位于长江中游地区。
狂夫:行为狂放、不受礼法约束的人。
茫然:空洞、无思无虑的样子。
散发:头发披散,不束起来。
冠带:帽子和腰带,古代礼服的一部分。
南陌:南方的乡间小路。
孔丘:即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
仁义:儒家的重要道德观念,指仁爱和正义。
莫能奖:无法赞赏,不接受。
问天:向天发问,象征对命运或宇宙的探索。
击壤:古代的一种游戏,这里代指那位狂夫的生活方式。
采薇人:指伯夷和叔齐,古代隐士,曾采薇而食,象征避世隐居。
胡为:为何,为什么。
长往:长久地前往或居住在某处,此处指远离世俗生活。
- 翻译
- 楚国有一位狂放的人,心中空空如也无思量。
披头散发不戴帽系带,边走边唱在南边的小路上。
孔子和他交谈,讲的仁义他无法赞赏。
从未曾向天发问,为何要敲打土壤歌唱。
又嘲笑那些采薇的人,为何长久地在远方流浪。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狂放不羁之人的诗句,通过对比孔子礼仪之道与狂夫自然本真之态,抒发了诗人对于自由与约束关系的深刻思考。
诗中“楚国有狂夫,茫然无心想”直接描写了一个精神失常、行为古怪的人物形象。这个人物没有世俗的心思和欲望,他的状态是茫茫然,无所谓,也无所求。他不受传统礼教束缚,“散发不冠带,行歌南陌上”表现了他不羁之情,自由自在。
然而,当孔子这样的人物出现,与狂夫对话,却发现“仁义莫能奖”,说明狂夫对于孔子的儒家思想——仁与义,是无法共鸣的。狂夫更关注自然之道,而非人间礼节。
最后两句“未尝肯问天,何事须击壤。复笑采薇人,胡为乃长往。”则表达了对那些过于执着于世俗功名、追求物质利益的人的一种轻蔑态度。狂夫不理解他们为什么要那样做,也不明白他们的目的何在。
这首诗通过对比两个极端,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真谛和社会规范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它既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由与约束、自然与文化之间冲突的感受,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本质的追问。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雪
动地风初作,披空雪遽铺。
幽能吐山岳,远至卷江湖。
蔼蔼才迷屋,纷纷遂塞途。
月疑常挂晓,日为不成晡。
徙倚诗难状,凭陵酒易无。
近人憎犬跃,在野想鹰呼。
势重微摧压,滋深快洗苏。
当忧竹柏折,且救蕙兰枯。
顺喜遵时令,寒宁恤贫躯。
年丰物无疠,此外亦何须。
签判丈见约同诸丈携酒过贾新之运属适以周侍郎过郡附舟谒之比到城周已先去既失见周又失与贾集不胜怅恨因成长句呈签判丈运属丈
载酒俱期过阆仙,怅然何事独求船。
春风易远朝天旆,夜雨空成借榻眠。
谁谓此行真不遇,了知一笑欠前缘。
连朝定有新酬唱,到我凡当第几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