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亩寒园春欲回,浅池低树忽飘梅。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腊 日 步 西 园 宋 /张 耒 三 亩 寒 园 春 欲 回 ,浅 池 低 树 忽 飘 梅 。楚 乡 万 里 霜 云 尽 ,归 雁 行 行 斜 日 来 。
- 注释
- 三亩:指面积不大的园子。
寒园:寒冷的园子,可能指的是冬季过后。
春欲回:春天的气息开始复苏。
浅池:水面不深的池塘。
低树:树木不高。
忽飘梅:突然飘落梅花,暗示早春的到来。
楚乡:古代泛指南方地区,这里可能特指诗人的故乡。
万里:形容距离遥远。
霜云:冬天的霜雾。
尽:消失。
归雁:南飞的大雁,象征着游子的思乡之情。
行行:一群群。
斜日:夕阳。
- 翻译
- 三亩寒园春天即将回归,
浅池边低矮的树上忽然飘落梅花。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生机勃勃的画面。"三亩寒园春欲回",表明诗人所在之处虽仍有寒意,但已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即将到来。"浅池低树忽飘梅",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景象:浅浅的池塘旁边的低矮的树木上,突然间飘落着梅花,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描摹,也暗示了春天的临近。
接下来的"楚乡万里霜云尽",则将视野拉远至遥不可及的地方——诗人心中所思念的楚乡,那里的冬日霜云终于散去,预示着季节的更迭。最后一句"归雁行行斜日来",则以大雁归来的姿态象征着时间的推移和春天的脚步声越来越近。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远方故乡的深情思念,展现了自己对于春天到来的期待与喜悦。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赞颂,也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情感的真挚。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凿崖泄奔湍,称古神禹迹。
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
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
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
贻之道门旧,了此物我情。
同长源归南徐,寄子西、子烈、有道
东洛何萧条,相思邈遐路。
策驾复谁游,入门无与晤。
还因送归客,达此缄中素。
屡暌心所欢,岂得颜如故。
所欢不可暌,严霜晨凄凄。
如彼万里行,孤妾守空闺。
临觞一长叹,素欲何时谐。
同德精舍养疾,寄河南兵曹东厅掾
逍遥东城隅,双树寒葱茜。
广庭流华月,高阁凝馀霰。
杜门非养素,抱疾阻良宴。
孰谓无他人,思君岁云变。
官曹亮先忝,陈躅惭俊彦。
岂知晨与夜,相代不相见。
缄书问所如,酬藻当芬绚。
秋集罢还途中作,谨献寿春公、黎公
束带自衡门,奉命宰王畿。
君侯枉高鉴,举善掩瑕疵。
斯民本已安,工拙两无施。
何以酬明德,岁晏不磷缁。
时节乃来集,欣怀方载驰。
平明大府开,一得拜光辉。
温如春风至,肃若严霜威。
群属所载瞻,而忘倦与饥。
公堂燕华筵,礼罢复言辞。
将从平门道,憩车沣水湄。
山川降嘉岁,草木蒙润滋。
孰云还本邑,怀恋独迟迟。
园林晏起,寄昭应韩明府、卢主簿
田家已耕作,井屋起晨烟。
园林鸣好鸟,闲居犹独眠。
不觉朝已晏,起来望青天。
四体一舒散,情性亦忻然。
还复茅檐下,对酒思数贤。
束带理官府,简牍盈目前。
当念中林赏,览物遍山川。
上非遇明世,庶以道自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