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城上:城墙之上。
青山:青翠的山峦。
远近:远处和近处。
横:横亘。
城边:城墙旁边。
草树:草地树木。
相萦:相互缠绕。
城中:城内。
台殿:楼台宫殿。
还相倚:互相依偎。
画手:能工巧匠。
其谁:是谁。
为写成:能描绘出这样的景象。
- 翻译
- 远处近处的青山环绕着城池,
城边的草木也相互缠绕,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层次的山水城郭图。首句"城上青山远近横",诗人以远近交错的青山为背景,展现出城市高处的开阔视野,山色与城墙相映生辉。次句"城边草树亦相萦",将视线转向城池周边,草木环绕,生机盎然,与静态的城楼形成动静结合的景象。
第三句"城中台殿还相倚",进一步描绘了城内的建筑群,宫殿楼阁相互依偎,显示出城市的规划和规模。最后一句"画手其谁为写成",诗人以画家的视角提问,暗示眼前美景如画,却不知哪位丹青妙手能将其生动捕捉在笔下,流露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赞美,以及对艺术再现的赞叹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立体的城市风光图,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宋代城市生活的宁静与繁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枯庵歌送匡云上人还庐山
问枯庵,杳何许。曷名枯,有何意。
云在匡庐之巅,乱峰深处。千重云,万重树。
三级泉,向庵注。九叠屏,背庵竖。
主人习静而坐枯,心似寒炉灰,身如槁木株。
方丈大于斗,趺跏十载馀。
庵中无长物,一瓶一钵兼木鱼。
不点玉莲灯,山月遥相照。
不爇旃檀香,山烟常袅袅。
不钟不磬不梵呗,泉声鸟声自叫啸。
颇类巢父巢,又似壶公壶。
有石任名悟,有谷堪名愚,坐来枯寂一念无。
忽然粘壁蜗,化为云出岫。
芒鞋踏遍粤闽天,此心元属亡何有。
数枝松偃旧房前,猿愁鹤怨私自怜。
虽然去住本随缘,老去却忆庵中眠。
别我西归将有日,细语灯前宵促膝。
自言此别戒云游,坐烂绳床终不出。
赠吾诗,索我律。
离情黯黯上河梁,只履孤筇态萧瑟。
我笑匡公何太憨,妄认汝为汝,妄认庵为庵。
四大是幻形,可北亦可南。
天地一蓬庐,何处可恋耽。
汝去无所去,我别无所别。
两心冷似水,不为临歧热。
公看庵外月明时,罗浮与庐岳,两点在玻璃。
同居佛界中,芥子藏须弥。汝我相聚何曾离?
我闻竹林寺,空相但现影。
譬彼阿闪国,谁能涉其境?
请公置庵空相中,金绳有路西方通,我也行坐常同公。
《枯庵歌送匡云上人还庐山》【明·邓云霄】问枯庵,杳何许。曷名枯,有何意。云在匡庐之巅,乱峰深处。千重云,万重树。三级泉,向庵注。九叠屏,背庵竖。主人习静而坐枯,心似寒炉灰,身如槁木株。方丈大于斗,趺跏十载馀。庵中无长物,一瓶一钵兼木鱼。不点玉莲灯,山月遥相照。不爇旃檀香,山烟常袅袅。不钟不磬不梵呗,泉声鸟声自叫啸。颇类巢父巢,又似壶公壶。有石任名悟,有谷堪名愚,坐来枯寂一念无。忽然粘壁蜗,化为云出岫。芒鞋踏遍粤闽天,此心元属亡何有。数枝松偃旧房前,猿愁鹤怨私自怜。虽然去住本随缘,老去却忆庵中眠。别我西归将有日,细语灯前宵促膝。自言此别戒云游,坐烂绳床终不出。赠吾诗,索我律。离情黯黯上河梁,只履孤筇态萧瑟。我笑匡公何太憨,妄认汝为汝,妄认庵为庵。四大是幻形,可北亦可南。天地一蓬庐,何处可恋耽。汝去无所去,我别无所别。两心冷似水,不为临歧热。公看庵外月明时,罗浮与庐岳,两点在玻璃。同居佛界中,芥子藏须弥。汝我相聚何曾离?我闻竹林寺,空相但现影。譬彼阿闪国,谁能涉其境?请公置庵空相中,金绳有路西方通,我也行坐常同公。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2767c6b5e8dc118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