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夜》
《清夜》全文
宋 / 施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客身随取止,一室冷如冰。

景远吟何托,情疏梦不曾

雨粘初藓壁,风谢欲花灯

岂是无家者,甘为有发僧。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曾(bù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花灯(huā dēng)的意思:花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元素,指的是用彩纸、丝绸、竹子等制作的彩灯。这个成语用来形容繁华热闹的场面或喜庆的气氛。

客身(kè shēn)的意思:指临时居住在他人家中。

疏梦(shū mèng)的意思:消除梦境中的恐惧或疑虑

无家(wú jiā)的意思:没有家,无家可归

翻译
我漂泊的身躯随遇而安,住处冷得像冰。
景色遥远,吟诗无处寄托,情感疏离,梦境中未曾出现。
雨打在刚长出青苔的墙壁上,微风吹过,仿佛花朵在灯下凋谢。
我并非无家可归之人,却甘愿做一名有发的僧人。
注释
客身:流浪者的身份。
冷如冰:形容极度寒冷。
景远:远方的景色。
吟何托:吟诵诗歌找不到寄托。
初藓壁:刚长出青苔的墙壁。
风谢:微风吹过。
岂是:难道是。
有发僧:指有头发但仍出家修行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作为旅居之人,在夜晚所感受到的孤寂与清冷。首句“客身随取止”表达了诗人的漂泊不定,而“一室冷如冰”则渲染出环境的寂静和寒意。诗人借景抒怀,“景远吟何托”,感叹在遥远的景色中找不到共鸣,情感疏离使得梦境也变得稀少。

接下来的“雨粘初藓壁,风谢欲花灯”通过细腻的观察,写出了雨滴附着在青苔墙上的情景,以及微风吹过,仿佛连灯火都失去了往日的繁华。这两句寓含了诗人内心的落寞和对温暖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岂是无家者,甘为有发僧”,诗人自问,难道真的是因为无家可归才选择这样的生活吗?他宁愿做一个有发的僧人,似乎在暗示自己并非真的心甘情愿过这种清苦的生活,而是出于无奈或追求某种精神寄托。

整体来看,这首《清夜》以清冷的环境和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与对家的深深怀念,以及对生活的微妙态度。

作者介绍

施枢
朝代:宋

施枢,约宋理宗端平中前后在世(即约公元一二三五年前后在世)字知言,号芸隐,丹从人。生卒年均不详,工诗。嘉熙时,(公元一二三九年左右)尝为浙东转运使幕属。又尝为越州府僚。枢著有芸隐倦游迁及芸隐横舟稿各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刘克柔迎养二亲乞诗为寿以人生七十古来稀七字为韵

人生有良愿,莫如翁姥健。

生儿无令名,虽寿安足荣。

七岁燕山道,重来见秋草。

十月到官衙,蟹肥霜菊华。

古称远游苦,今知远游乐。

来去何翩翩,云中度双鹤。

稀年具庆稀,勿轻莱子衣。

(0)

次汪司成秋日登狮子山寻阅江楼故址韵·其一

绝顶风尘万里秋,阅江何处觅高楼。

草深欲碍游人上,林茂长容倦鸟休。

近水一湾明似玦,远山三点大如牛。

知君感慨题诗罢,满酌金罍坐看鸥。

(0)

誉竹

勿谓吾竹瘦,竹瘦形乃奇。

潜龙月下影,老鹤风前姿。

云丘有帝竹,其种舜所遗。

一节可为船,维楫将安施。

况我未眼见,传闻犹可疑。

何如此瘦竹,真作俗士医。

挺挺若骨立,森森如直鳍。

万古孰同节,西山饥伯夷。

(0)

骨拐泉

悉月坠茫茫,寒星照大荒。

鸽盘晴哨响,雕卷画旗凉。

漠气连空紫,天光落海黄。

玉关云万叠,何处更家乡。

(0)

敦煌八景咏·其一两关遗迹

西界阳关与玉关,于阗古道迹犹存。

曾看定远成功返,已遣匈奴绝塞奔。

此日歌传三迭曲,当年地纪万军屯。

一方雄控今何苦,几度春风许等论。

(0)

和见素尚书得谢之韵二首·其一

把袂枫桥忆去年,旋闻廷论几扶颠。

尚方甫听尚书履,春水忙归野渡船。

冠盖便应倾洛社,经筵不道少伊川。

从今乌石冈头巘,付与希夷自在眠。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