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山寺》
《金山寺》全文
宋 / 翁逢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波涛涌处浮双塔,塔影高低树影边。

山下虽无归寺路,门前却有过淮船。

石峰隔水难寻水,井脉通泉易得泉。

闻说老龙归洞口,几回惊起定僧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波涛(bō tāo)的意思:形容波浪汹涌澎湃的样子。

定僧(dìng sēng)的意思:稳定的僧人,指心地坚定、行为稳重的人。

高低(gāo dī)的意思:指事物的高度和低度,也可指人的品质、能力等的高低。

惊起(jīng qǐ)的意思:突然惊醒或惊动

井脉(jǐng mài)的意思:指地下水脉,比喻深藏不露的才能或财富。

老龙(lǎo lóng)的意思:老龙指的是年纪大、经验丰富的人。

前却(qián què)的意思:指事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或者走到某个阶段后,却出现了相反的结果或者逆转的情况。

树影(shù yǐng)的意思:指树木投下的影子,比喻隐藏着真相或隐含着某种事物的迹象。

水难(shuǐ nán)的意思:指船只在水中遭遇灾难,也泛指水灾。

闻说(wén shuō)的意思:听说;听闻

无归(wú guī)的意思:没有归宿,无处可归

翻译
波涛翻滚的地方有两座塔,塔影在树影间忽高忽低。
山下虽然没有回寺庙的小路,但门前却有渡过淮河的船只。
隔着水面难以找到那隐藏的泉眼,而井中的泉水却容易取到。
听说老龙回到洞口,多次惊动了打坐修行的僧人。
注释
波涛:汹涌的水流。
浮:漂浮。
双塔:两座塔。
塔影:塔的倒影。
高低:上下起伏。
树影:树的阴影。
归寺路:通往寺庙的小路。
过淮船:渡过淮河的船只。
石峰:石头山峰。
隔水:隔着水面。
寻水:寻找水源。
通泉:连通泉水。
老龙:传说中的龙。
归洞口:返回洞穴。
惊起:惊动。
定僧禅:僧人静坐修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金山寺的独特景致,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周围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气息。首句"波涛涌处浮双塔",形象地刻画了寺庙坐落在江边,两座塔影倒映在波涛之上,动静结合,富有画面感。次句"塔影高低树影边"进一步描绘了塔与周边环境的和谐交融。

"山下虽无归寺路,门前却有过淮船",暗示了寺庙地处偏远,但交通仍有一定的便利,船只络绎不绝,增添了生机。接下来两句"石峰隔水难寻水,井脉通泉易得泉",通过对比,表达了寻找水源的不易和寺庙内井泉的珍贵,体现了僧人们的生活智慧。

最后两句"闻说老龙归洞口,几回惊起定僧禅",以龙的传说为背景,增添了神秘色彩,也暗示了寺庙的宁静与祥和,龙的归来甚至能打断僧人们的禅定,可见其环境之幽深。

总的来说,翁逢龙的《金山寺》以写景抒怀,寓情于景,展现了寺庙的宁静与自然的壮丽,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翁逢龙
朝代:宋

翁逢龙,生卒年待考,南宋诗人,字石龟,四明 (今浙江宁波)人。理宗嘉熙元年(一二三七)通判平江府,知建昌府(明正德《建昌府志》卷二)。事见《吴都文粹》续集卷八。
猜你喜欢

和新市杂咏·其四

杯行火急正相催,一醉难酬一笑开。

夜静酒阑清不奈,好风吹月入樽来。

(0)

和巧松·其一

肯将生意待春回,尺寸灵根破雪栽。

爱护成阴十年后,漫山彷佛鲁祖来。

(0)

游临平乾洞水洞

两洞深如许,神龙此奠居。

山空仙去久,路崄客来疏。

风雨千崖暗,云烟四壁虚。

自揩岩石藓,闲把姓名书。

(0)

乌石驿

落日衔山乌石堠,淡烟笼月白茅坪。

乍离城市虽萧索,喜是还家第一程。

(0)

偶成

青云得志士,颐指快所欲。

万事付杯酒,粉黛贮金屋。

嗟我骨相穷,不受富贵逐。

嗜欲人所同,有时未免俗。

青奴颇专房,高卧擎老足。

黄妳最如意,开卷醒困目。

暖寒命脚婆,冻衾转旸谷。

开樽唤汤妇,新醅温酃渌。

始得此四人,明珠不计斛。

呼之即来前,相娱不相触。

时人皆笑之,画饼岂充腹。

我亦翻自笑,竹窗听戛玉。

(0)

小水寺

披雾入野寺,寒林响西风。

谁遣僧出迎,山鸟为我通。

染衣松露香,照眼岩花红。

聊此息尘虑,归骑毋匆匆。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