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菖蒲铁作须,寸根九节许清臞。
《过长峰径遇雨遣闷十绝句·其四》全文
- 翻译
- 石头上的菖蒲长着铁一般的须根,每寸根分成九节,显得清瘦而雅致。
安期真人就如同那参禅的境界,他看重的是内心的修养而非外在的名利。
- 注释
- 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有香气,常用于菖蒲酒等传统饮品中。
铁作须:形容菖蒲须根坚硬如铁。
寸根九节:比喻菖蒲根部密集且有序。
安期:古代传说中的仙人,此处借指超脱世俗的人。
参渠底:参禅的最高境界,比喻精神修养的极高层次。
重安期不重渠:看重安期的内在修为而非他的身份地位。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名为《过长峰径遇雨遣闷十绝句(其四)》。从鉴赏角度来看,这两句话描绘了菖蒲生于石上,形貌奇特的景象,同时也寓意深远。
“石上菖蒲铁作须,寸根九节许清臞。”这里,“石上菖蒲”直接点明了环境和主体,“铁作须”则形容菖蒲坚韧不拔的特性,而“寸根九节许清臞”更进一步描绘出菖蒲细小却又生机勃勃的姿态,给人以生命力顽强的印象。
“安期自是参渠底,卻重安期不重渠。”这两句则转向哲理层面的思考,“安期”指的是菖蒲生长的安稳与从容,“自是参渠底”表达了它即便生于石缝之中,也能自在地吸取养分,生长不息;“卻重安期不重渠”则进一步强调,即使外界环境再艰难,它也不改变自己的本性,不以物喜,不以物戚。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通过对菖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坚韧不拔、自适其生哲理的赞赏,也反映出诗人面对困境时所保持的豁然开朗与超脱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