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厓山哀歌亭》
《厓山哀歌亭》全文
明 / 陈献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祠堂千顷江波,张陆之名更可磨。

只少当时相国一间亭子哀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哀歌(āi gē)的意思:形容悲伤哀怨的歌声或歌曲。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江波(jiāng bō)的意思:指江河的波浪,比喻喧嚣、繁忙的景象。

千顷(qiān qǐng)的意思:形容广阔无边的景象或规模。

时文(shí wén)的意思:

◎ 时文 shíwén
[eight-legged essay;essay prescribed for civil examination] 科举时代称应试的文章,特指八股文
粗粗地记得几篇时文

祠堂(cí táng)的意思:祠堂是指供奉祖先或先贤的庙宇。

亭子(tíng zi)的意思:指亭子的形象,比喻人的性格、才能、学问等方面有独特之处。

相国(xiàng guó)的意思:相国是中国古代官职的一种,指的是辅佐君主的高级官员。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才能出众,有能力辅佐君主治理国家。

一间(yī jiān)的意思:指一间房间,常用来形容数量稀少或者仅有一家的情况。

鉴赏

这首诗《厓山哀歌亭》由明代诗人陈献章所作,通过对厓山哀歌亭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

首句“祠堂千顷压江波”,以壮阔的景象开篇,将祠堂置于千顷波涛之上,既展现了祠堂的宏伟气势,也暗示了历史的深远与波澜壮阔。接下来,“张陆之名更可磨”一句,点出了祠堂纪念的人物——张、陆两位历史人物,他们的名字如同刻在石上一般,永不磨灭,彰显了他们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和不朽声名。

“只少当时文相国,一间亭子表哀歌”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文相国在这里被提及,可能是指宋朝的文天祥,他以其忠诚与英勇,成为了民族精神的象征。诗句中提到“只少”,表达了对文相国未能亲自在此留下纪念的遗憾,同时也强调了设立“一间亭子”的意义,即通过这一小小的建筑,寄托后人对历史英雄的哀思与敬仰。

整首诗通过描绘祠堂的壮丽景象和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不仅展现了对先贤的崇敬之情,也蕴含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民族精神的传承。陈献章以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历史与现实交织的画面,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

作者介绍
陈献章

陈献章
朝代:明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猜你喜欢

别家次诸兄弟韵

握手他乡路,回头故国城。

渐惊亲舍远,真觉一官轻。

急棹随云影,悲笳杂雁声。

无情东去水,相对亦凄清。

(0)

题顾侯明月轩二首·其一

卜筑凤城隈,亭轩傍水开。

闲门明月下,芳草故人来。

说剑光生座,弹棋雾湿苔。

忽闻鸡唱动,起舞思悠哉。

(0)

寄题故园

三径荒芜久,频来入梦思。

空传竹醉日,不见柳眠时。

石室藏云满,山花带露滋。

到家开北牖,触目是新诗。

(0)

十六夜月

牛渚风流地,清江万里长。

今宵怀谢尚,乘月益清狂。

胜事已云尽,佳期何可忘。

凉风吹舞袖,白苧满秋霜。

(0)

赠别秉智

已富三冬学,青衫称少年。

远寻东老寓,独羡外甥贤。

雪变寒江雨,钟鸣野寺天。

又驱羸马去,离思绕长川。

(0)

阊门别吴叔嘉短歌

吴中少年多好文,澹交雅致无如君。

绿发游踪半五岳,归来四壁沧江濆。

忆从下雉一携手,乞吾片言长在口。

我今东泛五湖来,十日三醉君家酒。

酒酣欲别君奈何,阊门独立成悲歌。

赠君卢敖之杖王乔舄,片云吴楚便相过。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